大家好,我是貓叔,今天咱來聊聊玄武門之變的過程,還原一下現場的情況。

前面咱說到,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經過多次的較量,早已經是不可調和,雙方早就乾紅了眼,相互看着鼻孔都冒煙兒,看來,一場血雨腥風在所難免。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別拉着我,我要弄他

李世民眼看着要喫大虧,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先發制人,武力奪權,如果再等下去估計自己的小命都難保得住。爲了將來行動能夠萬無一失,李世民事先就跟玄武門的禁軍統領常何與敬君弘眉來眼去,私底下基情四射,這事兒保密工作做得不錯,李建成居然對此一無所知。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禁衛軍

玄武門是太極宮的北門,按照常理推斷,這個門應該離太極宮的正殿最近,因爲大臣們上班彙報工作都是從這裏進入太極宮。這裏駐紮着禁衛軍,也就是皇帝的保鏢部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商議打架策略

經過與智囊團隊的祕密策劃,李世民決定動手,這天,他起了個大早,早早就把兵埋伏在城牆內部及周圍,由於當值的將領是李世民的死黨,這個事情便做得密不透風。由於李淵的召見,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梳洗打扮一番,準備進宮面聖,錯就錯在,他倆居然只是帶了幾個貼身隨從,也都是拎拎包、擦擦汗的貨色,沒有帶比較能打的保鏢部隊。當然,他們即使知道李世民肚子裏沒憋好屁,也不知道這貨是今天動手啊,所以說,這或許也是命。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瞄個準,看你往哪跑

李建成和李元吉倆人悠哉悠哉,走到了臨湖殿附近,李建成首先感覺到不對勁,爲什麼呢?這地方平時雖然也談不上喧鬧,但也不至於這麼安靜啊,放個屁都能震出耳鳴來。李建成說:恐怕有變!於是調轉馬頭,準備加足馬力開溜,此時,李世民一聲招呼,四周伏兵突然殺出。李元吉一看,大驚,趕緊拿出弓箭向李世民攻擊,估計是嚇得尿了褲子,胳膊都軟了,弓都沒拉滿,連發三箭都脫了靶,手藝潮了點。李世民不慌不忙,拿出弓箭對着李建成就是一發,把李建成射了個透心涼,當場落馬斃命。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送你個大刺蝟

隨後,尉遲敬德也率領七十多名騎兵及時趕到,對着李元吉就是一陣亂射,把他的坐騎寶馬瞬間紮成了大刺蝟,李元吉一頭栽了下來。這時,發生一個小插曲,李世民的馬或許是因爲沒見過這陣仗受了驚,又或許是看到了一匹野馬動了情,帶着主人就一溜煙跑到了小樹林裏,估計是因爲速度太快,李世民被樹枝絆倒,栽下馬來摔了爽歪歪。雖然李元吉已經受了傷,可畢竟年輕,竟然一路追到了小樹林,一手奪過李世民的弓,用弓弦勒住了他的脖子,手勁兒挺大,差點把李二郎勒成了槓鈴。幸好尉遲敬德及時趕來救駕,一箭將李元吉放倒,救了他主公一命。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尉遲敬德來也

李建成手下的保鏢們,聽說自己主公在玄武門被人砍了,迅速趕到了現場,想救駕,雙方瞬間打成了一團。別以爲李世民帶了很多兵,也就是區區幾百人而已,大家可能會問,李世民打了那麼多的仗,不是管着兵嗎,怎麼才帶這麼點兒人?其實,這不怪他,初唐的時候實行的是府兵制,一句話概括就是寓兵於農,這些兵平時在家種地,國家有戰事的時候才聚集起來出征,而調動府兵是需要天子手諭的。而李建成身爲太子,有自己的私人武裝,當時稱爲"長林兵",都是效忠於他個人的,所以,這倆兄弟的實力比起來,李建成要遠勝於李世民。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長林兵

言歸正傳,眼看着玄武門久攻不下,太子府的長林兵鼓譟着要殺往秦王府,也就是李世民的家。這下子就嚴重了,李世民手下兵力本來就有限,家裏守備空虛,要真是被抄了老家,估計得死不少人。形勢危急之下,還是尉遲敬德威武,他臨危不亂,剁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攥在手裏:瞧見沒有,這倆血肉模糊的頭顱是我們研發的新產品,專治各種不服!大家一看,老大都被人剁了,還打個什麼勁啊,一鬨而散。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血濺當場

玄武門前的架剛剛打完,李世民便派尉遲敬德去找李淵彙報情況,美其名曰是保護天子,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李淵此時正在海池玩兒得高興,唱着小曲兒、喝着小酒、划着船,好不快活。突然,看到滿身是血的尉遲敬德走了過來,李淵頓時傻了眼,上嘴脣與下嘴脣打起了架,吞吞吐吐地問:何人作亂?尉遲敬德跪倒在地,從容對答:太子與齊王作亂,秦王已率兵將此二人就地正法。李淵一聽,差點暈過去,劃個船的功夫,倆兒子都被剁了。這時,蕭瑀和陳叔達趁勢勸李淵立秦王李世民爲太子,這倆貨估計平時沒少拿李世民的好處。李淵是何等聰明啊,事情到了這一步,也只能如此,順水推舟說:我早就這麼想的。

還原血濺玄武門現場,激烈程度堪比大片

心裏有一萬頭草泥馬

此時的李世民大概已經殺紅了眼,帶人衝到了東宮和齊王府,居然把自己十個侄子全部斬殺,李元吉才二十四歲,他有五個兒子,大家想想,他的幼子纔多大,也慘遭毒手。

至此,這場血雨腥風終於結束了,李世民當上了夢寐以求的太子,不久又欣然接受老頭子李淵的禪位,成了皇帝,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開始。今天的故事就分享這些,下期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