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破陣子》,愛上辛棄疾

又講到《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又說到辛棄疾。

歷史上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全才人物,我一向深愛。如果才華之外,還有顏值,我更是會愛到不能自拔。

辛棄疾一直是個例外。對他,我只能說喜歡,一如喜歡金庸筆下的那些英雄。

原因就是辛棄疾這人像是虛構出來的文學形象。

《宋史•辛棄疾傳》裏這樣說: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少師蔡伯堅,與黨懷英同學,號“辛黨”。始筮仕,決以蓍,懷英遇《坎》,因留事金,棄疾得《離》,遂決意南歸。

辛棄疾出生時,歷城早已爲金佔領。但是如所有偉大的英雄一樣,在祖父與父親的教導下,辛棄疾的心一直屬於偏安江南的大宋。

也如很多偉大的人物一樣,上天對他寄予厚望。人生重大選擇時刻,天降異兆,卦呈奇象。

再讀《破陣子》,愛上辛棄疾

大大離卦擺在眼前。一個蒼涼的聲音響在少年辛棄疾心中:離開歷城,到臨安去。

每讀到這一幕,我就覺得在讀小說、看電影。更有甚者:

瀾金主亮死,中原豪傑並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度使,節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爲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僧義端者,喜談兵,棄疾間與之遊。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衆千餘,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丐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虛實奔告金帥,急追獲之。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棄疾斬其首歸報,京益壯之。

三日兼程,追殺叛逃將領。其自信機敏迅捷果敢更異於常人,若有神助。這一幕怎麼看,也只覺主角光環太過炫目。

可如此光芒比起後來的故事,完全不值得一提:

棄疾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郎、天平節度掌書記,並以節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衆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覆命?”乃約統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衆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於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陰僉判。棄疾時年二十三。

再讀《破陣子》,愛上辛棄疾

在其他資料裏,紹興三十二年發生的這件事,有更詳細的記載,據說辛棄疾帶着五十餘騎,潛入五萬餘兵馬的金人軍營,神不知鬼不覺,毫髮無損,活捉叛徒張安國,並長驅千里,將張安國押解回臨安,當衆斬首。這一年,辛棄疾23歲,從此名震天下。

每次讀到這裏,我都會想起金庸,想起襄陽城裏楊過爲郭襄過生日時立下的三件奇功。

可如此奇功,想象力超強的金大俠,也只能讓楊過率領着天下百千能飛檐走壁,武功高強的江湖俠客合力而爲。

可少年辛棄疾卻只帶着區區50餘人!

這是連小說都不敢寫的情節。但是我們又都很熟悉:那場景屬於李老爺子的漫威世界。

辛棄疾就這樣成爲了我心裏的超級英雄,我喜歡他,但是無法熱愛,因爲我覺得他不屬於人間。

很多很多年,講辛棄疾其人,講辛詞,我總是很冷靜,難有全情投入的生命參與,雖然偶爾也會隨他唏噓感嘆一番。

總是把他當超人看,他所有的坎坷遭遇就都像與我們隔着天與地的距離,而且潛意識裏總存着“超人總會歸來”的念頭,自然不會爲他太傷心,哪怕清楚地知道他未來歲月會頻遭宦海沉浮,會長期江湖奔波,殺敵立功、恢復國土的願望再沒機會實現。

如今,或許是我也終於走向了老邁,體力精力不足,又看到太多的現實無法改變,終於懂得人力的渺小,生而爲人實在有太多無奈。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再讀《破陣子》,愛上辛棄疾

再讀這首《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就只覺萬千酸楚與悽苦。

即便少年辛棄疾是超人,可歸宋後,他的超能力也就被盡數消除。或者,正因爲他是超人,朝廷才各種懷疑防範制約,不再給他施展超能力的機會。

閒置啊閒置,這一下就是40多年!即便偶爾任用,還是閒散文職,辛棄疾再和疆場無關。

這真是虎入檻籠,龍落潛灘,超人遇到氪石:辛棄疾從天兵神將一樣的神奇少年迴歸平凡,變成田間稼軒客,時代局外人!

戰場與故土,不歸你管。想殺敵,好,醉後狂想,夢裏迴歸罷。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美酒佳餚犒賞三軍,激昂軍樂響徹雲霄,英武將士盔甲鮮明鬥志昂揚。

檢閱三軍的人啊,還是那個23歲的英雄少年。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千里良駒馳騁,快如閃電。想當年追捕義端正是這般。

強弓硬弩,聲如雷霆。想當年,率義軍南歸,就是如此所向披靡。

終於又能頂盔摜甲,疆場縱橫。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多少年的願望,多少年的期盼!終於天下平定,心事了結:我終於能證明我是英雄!

夢裏的人意氣風發,沉醉未醒,讀夢的人早已淚下如雨。

可憐白髮生!

可憐啊,辛大俠!

這一夢如此蕩氣迴腸,這一醒你該如何自處?

怪不得啊,你也會“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在青樓女子的溫柔鄉里,消解你的孤獨與脆弱。

再讀《破陣子》,愛上辛棄疾

失意了絕望了,你當真安心“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也便罷了,誰又讓你非要“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誰又讓40年閒置,改不了你的癡心,斷不了你的豪情?

無數個“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之後的漫漫長夜,你曾經歷過多少“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的痛楚煎熬?

沒人說得清。大家可能都要忘了你是一位英雄,或者以爲你的痛苦早被美人美景消解,要不哪來那麼多的田園與閨情?

瞧: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多麼閒適自由、可愛又有趣的生活,我們都要爲辛棄疾慶幸,終於放下執念的折磨,且享受當下的安寧。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態濃意遠。眉顰笑淺。薄羅衣窄絮風軟。鬢雲欺翠卷。

南園花樹春光暖。紅香徑裏榆錢滿。欲上鞦韆又驚懶。且歸休怕晚。

春宵睡重。夢裏還相送。枕畔起尋雙玉鳳。半日才知是夢。

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卻把淚來做水,流也流到伊邊。

多麼情悽意切,當真是柔腸百轉,憂傷入骨,曲盡閨中女兒幽怨苦悶的複雜情懷。

雖然我們知道閨怨詞大多別有懷抱,但是也以爲現實的磨折太重,大俠的鋒刃也難免鈍拙,只能“斂雄心,抗高調,變溫婉,成淒涼”,走向另一種生活。

你掩飾得那麼成功,直到你走到人生最後時刻,“殺賊!殺賊!”的吶喊把你的痛楚與不甘再次向世界呈現。

終究是不能放下,註定是死不瞑目!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金庸說:“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也。”

孟子說“雖千萬人,我吾往矣”乃爲大勇。

這說的都是你吧?大俠,辛棄疾!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這是你哭祭朱熹時所寫留傳千古的悼詞,用來祭你,也正合適。

遺憾,如今纔讀懂你!

慶幸,從此,我熱愛的人物裏多了一個你!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再讀《破陣子》,愛上辛棄疾

- END -

文字/美玲絮語

編輯/美玲絮語

圖片/網絡

再讀《破陣子》,愛上辛棄疾

我有一個夢想:

有一天開一家24小時的公益書店,讓它成爲邯鄲的文化名片。

我有一個希望:

有一天能以微信、頭條公衆號的收入,來支撐這書店的運營。

但是個人能力、時間實在有限。誠摯希望新朋舊 友能友情支持:

有空的時候,也來寫寫文章,通過[email protected] 發給我。

如果您覺得這個夢想有意義,有希望實現,就來投稿吧。

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