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爲業主提供服務,而業主生活在小區內,進門刷卡、走路、乘坐電梯甚至停車都需要物業來管理和協商。近年來,物業和業主之間,也常常因爲收取物業費等,這些細小摩擦,導致矛盾升級。

​近日,廣東陽春市區的新世界花園一共住了500多戶住戶,因爲有100多戶業主拖欠物業費,該物業公司不能請維保, 故而強制關停電梯。見電梯停運,63歲老人堅持步行走樓梯到9樓時,突發心臟病倒地,當醫護人員趕到,醫生也只能爬樓梯救人,由於錯過了搶救的黃金時間,還沒送到醫院,老人已經沒有了氣息。對此網友大呼:“電梯關停,63歲老人成犧牲品,對此誰該負責?”

​負責,對於該物業不得當地關停電梯,導致老人因爲爬樓梯誘發心臟病,成爲矛盾的犧牲品,的確難辭其咎,業主爲什麼不願意交物業費,難道該物業就不該想想嗎?

據瞭解,該物業公司是在7月1日,前物管公司撤離後由業主大會投票通過,是業委成員註冊成立,他們在原來業務費不變的情況下開始收取停車費,說是用於小區的建設管理,爲此,廣大的業主表示不滿:“爲啥原來沒有的費用,現在你開變相收費?我們花錢買服務,卻得不到最基本的服務,錢,不給!看你咋辦!”

​不給,就停掉電梯,逼你交錢。該公司成員透露,物業費收不到,電梯又是特種設備,公司沒法運作,又請不起維保,怎麼辦,只有停掉電梯。

老人家屬憤慨表示:“憑啥我們家交了物業費,也不能乘坐電梯,這樣做,對我們不公平,而且不交的只是部分。電梯當天下午四點鐘停掉,老人下樓接孩子,五點二十就發生這個事兒。甚至當醫務人員趕到時,電梯大門仍然緊閉!醫生說:“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

​家屬生氣,也是可以理解,高層建築,如果你採取極端的手段,停水停電停電梯,這會給業主帶來多大的麻煩,而且老人還不幸成爲這場事故的犧牲品。這樣的做法,也會影響到其他正常繳費的業主。服務做不到位,誰又願意積極繳費呢?

部分網友表示,電梯可以弄成刷卡的方式,但是沒用,因爲部分佔小便宜的人,依然可以找到漏洞有機可乘。有的人甚至說:安排成刷卡到指定的樓層,這樣安全又減少矛盾。但是你想想,毛出在羊身上,說白了,還是得業主掏錢。

​可以協商的,就不要暴力解決,很多物業和業主之間的矛盾就是這樣發生的。中國人民大學做過有關課題的調研結果就顯示:“北京的100多個居民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發生嚴重糾紛的,就佔比80%。其中發生暴力衝突和肢體衝突的就有37%。”

業主和物業之間的關係不協調,物業公司也會無法維持開支,提供服務,這樣兩敗俱傷的局面,誰又想看到呢?像在上海,由專業的人士表示,三分之一的住宅小區面臨服務危機,其中8-10年的小區可能成爲物業公司避之不及的燙手山芋。

​這就警醒我們,隨着社會分工的細化,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享受服務,小到出門坐車,大到去醫院看病、銀行存錢,甚至是自己所生活的小區,一方面不要將這些服務者視爲保姆或僕人,另外一方面,如果是合理收費,該繳的還是按時繳,不要給其他人造成麻煩。最後提醒上了年紀的老人,要注意身體健康,如果遇到不能乘坐電梯的情況,就不要在不舒服的情況下還要爬樓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