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馮太后死後,並沒有與她的丈夫文成帝拓跋浚合葬,而是葬在了方山永固陵(今山西大同西北)。拓跋宏沒有辜負祖母對他的期望,長大後他不僅繼承了鮮卑人的武勇——膂力過人,能騎善射,而且頗有漢人大儒的風采——熟讀經史,善寫文章,才學方面超過了北魏之前的任何一個皇帝。

馮太后陵寢所在地——方山永固陵

NO.166

馮太后親自爲拓跋宏編了一本長達三百餘章的教材,叫作《勸戒歌》,等他年滿18歲後,她又命老臣高允等人寫了十八篇《皇誥》,在宴請百官的大殿上以詔書的形式發佈,作爲皇帝的行動準則和施政綱領。

拓跋宏沒有辜負祖母對他的期望,長大後他不僅繼承了鮮卑人的武勇——膂力過人,能騎善射,而且頗有漢人大儒的風采——熟讀經史,善寫文章,才學方面超過了北魏之前的任何一個皇帝。

除了拓跋宏,馮太后對其他皇族子弟的教育也極爲重視。

公元485年,皇弟拓跋禧、拓跋幹(拓跋弘第三子)、拓跋羽(拓跋弘第四子)、拓跋雍(拓跋弘第五子)、拓跋勰(拓跋弘第六子)、拓跋詳(拓跋弘第七子)等人同時被封王,馮太后趁此機會專門設立了皇家學館,並精心遴選了一批名師,給他們傳授儒家經典。

在馮太后的精心安排下,這些親王都深受漢文化的薰陶,詩詞歌賦無一不通,琴棋書畫無一不曉,其中老六拓跋勰尤爲出類拔萃,他勤奮好學,文采斐然,與拓跋宏的關係也特別親密。

這樣一來,整個拓拔皇族的面貌煥然一新——由幾十年前出口成髒的赳赳武夫,變成了現在出口成章的精緻文人!

與此同時,整個北魏帝國的氣象也煥然一新——由幾十年前結構潦草的部落聯盟,變成了現在制度完備的封建政權!

作爲北魏改革的總設計師,馮太后對此自然是非常滿意的。

這十多年來,經濟蒸蒸日上,文化高度發達,社會繁榮穩定,治國如此,夫復何求?

這十多年來,朝政不缺成就,子孫不缺孝順,牀頭不缺情人,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公元490年九月,馮太后在平城宮中去世,享年49歲。

她被後人稱爲“千古一後”,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力的四大女性之一(另三位分別是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也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女性之一。

她執政期間決策實施的一系列制度,不僅讓北魏的國力空前強盛,還爲隋唐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這麼說,她做到了一個女人在中國古代所能做到的極致——隨便換什麼人到她的位置上,都不可能比她做得更好!

儘管史書忘記了留下她的名字——無論是《魏書》還是《北史》都只稱她爲馮氏,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她創造的那些豐功偉績!

馮太后死後,並沒有與她的丈夫文成帝拓跋浚合葬,而是葬在了方山永固陵(今山西大同西北)。

那是她生前親自選定的墓址。

當時她和皇帝拓跋宏一起遊歷方山,見這裏山青水秀,十分喜愛,便對拓跋宏說:古代舜葬於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並未與他葬在一起,難道后妃一定要與夫君合葬纔可貴嗎?我百年之後,就讓我的靈魂安息在這裏吧。

這是連武則天都沒有的氣魄——武則天敢於稱帝卻不敢單獨建自己的陵墓,只能選擇與丈夫唐高宗合葬,但馮太后卻敢於這樣做!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她對幸福的嚮往。

如果面前沒有路,她就造一條路!

如果之前沒有先例,她就開創一個先例!

唐朝著名詩人溫庭筠在遊覽方山永固陵後,寫下了這樣一首詩來憑弔馮太后:

雲中北顧是方山,永團名陵閉玉顏。

豔骨已消黃壤下,荒墳猶在翠微間。

春深巖畔花爭放,秋盡祠前草自斑。

欲吊香魂何處問?古碑零落水潺瑗。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雲淡心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