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第四季第一期播出前,在網絡上便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一些觀衆對節目組邀請李佳琦做主咖嘉賓深表質疑,認爲“李佳琦的咖位不夠”。對此,張紹剛在節目裏公開回應稱,李佳琦是頂流帶貨主播,他的流量,足以配得上主咖的位置,節目組請他來,就是要“蹭他流量”。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張紹剛直言李佳琦流量大

張紹剛的這番調侃,只道出了部分“真相”。其實,從前三期節目來看,這一季《吐槽大會》的主咖陣容頗有深意。從流量主播李佳琦,到武打巨星甄子丹,再到游泳健將孫楊,前三期的主咖,不一定是當下最有流量的明星,但有一個共性是,都是各自所處行業的標杆人物。他們具有極強的代表性和話題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行業的縮影,更是大衆窺探一個行業的“窗口”。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張紹剛“吐槽”李佳琦

這樣的主咖陣容的選擇,隱約透露着《吐槽大會》的“野心”——在吐槽之外,也在更多地追尋節目的附加價值。如果說全新設計的舞臺、舞美效果、走紅毯環節,是在力求提升節目的娛樂性和“笑”果,那麼從主咖選擇,以及新增的隔屏吐槽、深度專訪等環節,可以看出,節目在努力縱向挖掘節目的深度,給觀衆帶來更多歡樂的同時,又帶來更多的思考和新鮮信息。

以明星爲“鏡”,探尋行業真相

脫口秀節目與別的綜藝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以人爲載體,通過吐槽的方式,對主咖及其所處行業進行拆解和剖析。換句話說,主咖是一個行業的從業者,對他的吐槽,或多或少會牽拉出一些行業信息。

《吐槽大會》有些小“心機”的地方是,除了主咖邀請的行業頂流外,在副咖的選擇上,也都在儘可能貼合主咖的行業。這就可以對特定行業更全面、多角度的拆解,讓觀衆對一個陌生行業有更客觀的認知。

第一期的吳昕、樑龍,是明星,也是帶貨主播,而袁詠儀則代表的是被收割的“九億少女”的一份子,吳昕、樑龍、李佳琦代表的是不同的直播從業者,所展現的是直播鏈條中的不同形態,而通過袁詠儀所要展現的,是“買方”的心態和狀態。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吐槽大會》第四季海報

第二期的副咖中,向佐、張偉麗都是武術“明星”,他們的彼此吐槽,從側面印證着武術從業者的坎坷和艱辛。楊子自稱是來爲甄子丹分擔“火力”的,但基於他所展開的吐槽,則是圍繞影視明星拍“爛片”的緣由。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吐槽大會》第四季海報

第三期的副咖張梓琳、王仕鵬、鄧亞萍,有人屢建奇功戰績輝煌,有人登上過巔峯卻難以突破瓶頸,有的曾經是運動員,卻中途改弦更張在其他領域獲得成功……不同人的吐槽,像拼圖一樣,拼出了從業者的成就與挫折,痛苦與抉擇。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吐槽大會》第四季海報

同一個領域的“明星”齊聚一堂,在吐槽和被吐槽間,慢慢掀起了主咖背後鮮爲人知的一面,同時,也掀起行業的神祕面紗的一角。

中國有句老話,叫“隔行如隔山”。對於大多數觀衆和網友而言,無論是直播行業、電影行業、體育競技,都如同鏡花水月,普羅大衆大多數時候看到的只是表面,並非真相。缺乏深入瞭解,必然導致認知偏差。因此,普羅大衆難免對不熟悉的行業存在誤解,與從業人員存在隔閡。而《吐槽大會》則通過聚焦行業代表人物,用吐槽的方式,讓觀衆更深入瞭解一些一知半解的行業“內幕”,滿足其好奇心的同時,更消解對從業者的傲慢與偏見。

爲什麼有很多人對李佳琦上這檔節目感到驚詫,其根本原因在於,很多人認爲大多數這樣的“網紅”,都是“風口上的豬”。但在《吐槽大會》上,我們隱約看清了李佳琦登上金字塔頂的路,他的成功,有時代的因素,運氣的因素,也有個人努力的成分。就像他自己說的:“很多人覺得我直播一下子紅了,但是在此之前,我堅持做了三年直播。”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說到努力,李佳琦這樣調侃

甄子丹在《葉問》系列電影后,迅速成爲繼李連杰、成龍後最具代表性的功夫明星,可實際上,他沉寂了半輩子,直到43歲才真正開始走紅。

至於孫楊,大家熟知的是,他是天才型的運動員,奪得了很多金牌。可是通過第三期節目,我們才知道,他“愛哭”,不是真的愛哭,而是通過哭釋放壓力,他的成功,也不是僅靠天賦,更通過後天的努力,以及在種種波折面前的堅定。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面對惡意和質疑時,孫楊不但用語言耿直回擊,更用成績給對方一記響亮耳光

吐槽,就是有話直言

《吐槽大會》第三季的slogan是“吐槽,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第四季改成了“吐槽,我們來真的”。Slogan的轉變也代表了節目的態度,而“真”就是尺度夠不夠大,也是觀衆衡量這個節目好不好看的標尺。

節目從三個維度加深了吐槽的真,一個方面是增加了新鮮血液,今年夏天剛剛在《脫口秀大會》上奪得冠軍的人氣選手卡姆的加入,以他獨特的吐槽方式,加大了吐槽尺度。第二個方面是隔屏吐槽的環節,通過主咖親近的人物的吐槽,以更真實展現其在生活、工作中的狀態。第三個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在話題選擇上,更加的大膽,無論是常駐嘉賓,還是副咖們,都更敢探討主咖身上的爭議點和矛盾點。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卡姆在節目中表現出色

真吐槽的結果是,主咖在“圍攻”之下,也會對一些觀衆非常關心的問題進行回應。譬如李佳琦對不粘鍋“翻車”事件的回應,甄子丹對“戲霸”傳聞和總拍爛片的問題的回應,以及孫楊在舞臺上對聽證會事件的發聲。

也許在別的節目,提到類似的問題,能夠避而不談。但是在《吐槽大會》幾乎不可能,因爲不同人以不同的吐槽,重複着對這件事的看法,但這些看法卻不一定是真相。這就促使嘉賓會忍不住要去告訴大家真相,對大家袒露心聲。

明星們上這個節目,不只是用自己的經歷來娛樂大衆的,這也是他們一個表達自我的渠道。很多其他場合不能聊的話題,這個場合卻能講,他們可以通過自我解嘲的方式,消除一些固有的誤解,同時更可以爲行業發聲,讓更多人以更理性、更包容的目光看待明星的榮耀和成敗。

人生裏有些問題是優秀的假問題

在介紹《吐槽大會》新的舞臺設計時,張紹剛說,之所以設計了一個人臉形狀的通道,是爲了讓明星“卸下假面”。這恰恰就是這檔節目的核心價值所在。如果觀衆單純是要看明星們表演,可選擇的空間很大,爲什麼要選擇《吐槽大會》呢?因爲大家期待在這檔節目中,看到明星們在別的節目鮮少展露的那一面。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吐槽大會》第四季的新舞臺

脫口秀這種形式,有一個優勢,就是它預設了一個前提,以吐槽的方式,幽這麼一默,所以很多話題,平時不太好講,但吐槽時能講,就像第二期大家調侃向佐和向華強。很多場面,平時看不到,但在這個節目可以看到,比如張紹剛穿裙子賣萌搞怪,卻莫名契合氛圍。吐槽,多少會以新鮮的視角,帶給觀衆一些新鮮的內容和信息。

公衆人物和普通觀衆之間有着涇渭分明的距離感,這就在於,明星身上有太多的光環,甚至於 “人設”,顯得太無懈可擊、太不真實。明星唯有用吐槽卸去妝容,讓觀衆看到那個真真實實的自己,才能拉近觀衆與自己的距離。有血有肉有“缺陷”的人,比一個完美無瑕的人設,更容易走進人的心裏。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第二期主咖,“怕老婆”的甄子丹

《吐槽大會》就是用令人捧腹的吐槽,讓明星身上那些人所共通的“缺點”一一顯現。

譬如,甄子丹在我們眼裏是可以以一當十的硬漢,但是誰能想到他也“怕老婆”,孫楊在賽場上收穫了無數榮耀,但也是“愛哭包”“媽寶”。節目通過對明星的吐槽和解構,讓觀衆發現明星身上與我們共通的特質,從而把他們從一個舞臺上的抽象形象,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

對於明星而言,適當展現自己平凡一面大有裨益。人們對完人的要求通常都會更高,而對於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不會過於求全責備。很多明星用事實告訴我們,人設一旦立起來,遲早是會崩的。而楊超越則證明,真實,也可以鋪就成名之路。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 正在比心賣萌的向佐,每位明星都在《吐槽大會》中展示出了最真實的一面

當觀衆對明星產生“他們也是普通人”的印象時,明星與觀衆的距離就更近了些,這有助於讓人對明星多一點理解、包容,消除彼此間的誤解和隔膜。

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我們很明顯地看到了《吐槽大會》的成長,它在衆多的綜藝節目中,若要突圍,就需要自我突破,追求更多附加價值。

目前看來,它確實帶來了比歡笑更多的內容。對於明星而言,可以通過這個舞臺爲自己和行業發聲。而作爲觀衆,歡笑之餘,更能獲取知識,增長智識,多瞭解一些行業真相,多一些理性思考。至少,我們看節目時,當把那些塔尖上的人看得更清晰時,歡笑之餘也難免感慨,金字塔上不一定就風景獨好,光環之下的那些人,也是有痛苦、有糾結、流過淚、受過傷的平凡人。

(部分圖片來《吐槽大會》)

策劃:三聯.CREATIVE

看了《吐槽大會》,才知道金字塔尖也平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