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許多人喜歡《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因爲它寄託了人們對於童真無法重現的念想。《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真正的兒童電影,它適合成年人看,因爲能勾動成年人內心中深藏已久的赤子單純。

如果說在溫婉如玉的情人節裏,巖井俊二的《情書》是必看的電影之一,那麼,在童趣燦爛的兒童節時,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最值得深情回顧。1999年北野武憑藉這部電影衝擊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斬獲數項提名。戛納電影節對於這類質樸真情的片子一向偏愛,但是看歷屆金棕櫚獲獎影片,想要真正捧得該獎,在“質樸真情”之外,似乎更需要有社會意義。《菊次郎的夏天》當年沒有角逐過《美麗羅塞塔》,其原因正是如此。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當然,評價一部電影優劣,觀衆是更有話語權的,影展評委的欣賞只是錦上添花。我想,在各大電影網站上,《菊次郎的夏天》高分評價,足以說明了其在觀衆心中的重要地位。這部電影最難得之處在於,全片拍攝角度全部出於孩童視角,用北野武自己的話說, “只是集合了一羣無聊寂寞的大人,以小朋友爲藉口自己玩起來而已。” 故事整體雖然沒有太明顯的結構邏輯——大約可以視作多短片拼湊,可是一部優秀電影,難得的就是至簡,唯有至簡才能在兩小時的時間裏將真情留有餘地深刻表達。

而我們之所以爲這部電影的真摯打動,是因爲步入社會叢林之後的成年人,不再有深藏於心底的童真。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純粹,已經長大的我們,雖然欣賞電影中那四個“老小孩”及一個“真小孩”的童趣,但是深陷於社會的我們卻不願效仿,更不敢變得像他們那般純粹。

成年:一條無法掙脫的鎖鏈《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電影中的菊次郎顯然屬於一個社會叢林中的邊緣人物,他唯利是圖、不務正業、閒遊散逛、不時地還耍耍流氓,這樣的一個“不正經”人物似乎是要被我們這些“正經人”指責的,但有趣的是,在電影中他流露的真誠、不嬌作、返璞歸真的形象反而讓我們不忍斥責。這當然是成年人眼中的“菊次郎”,如若孩童觀看此片,我想,其心靈所感更多的是天真、純粹的歡樂。

對於許多所謂的兒童電影,成年人總不乏刻意加入些入世觀念於其中,並以此洋洋得意,希冀教育兒童,達到寓教於樂之功效。可惜在兒童眼中的世界似乎並非如此,成人對這個社會感受到的叢林信息,孩子幾乎無法接收到,在一些兒童電影導演自詡非凡的同時,我想,孩子們看這類電影時,卻瞳孔放大,呆若木雞,不知所以。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真正的兒童電影,它適合成年人看,因爲能勾動成年人內心中深藏已久的赤子單純;它也適合兒童來看,電影中幾乎沒有成人世界裏的負能量,淨是孩子心態,無論是尋母不得的憂愁,還是奔跑嬉鬧的笑聲,於兒童而言,這些都能夠讓他們真切感受。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菊次郎作爲電影主角,在四個成年角色中最具代表,全片絲毫沒有成人該有的樣子。他老婆在街頭看到幾個社會青年不學好,抽菸閒逛,馬上擺出一副大人的架勢,開始教育;再瞧菊次郎,則滿不在乎,並且還要打劫這幾個青年,其孩子心態比這幾個社會青年更甚。在此之後,他帶正男尋母經歷中,盡顯淘氣。他騙正男的錢買賽車彩票,不中時氣急敗壞,本來已經送給正男的衣服,揚言要回去;不會游泳卻硬要賭氣,最後掉落水中;在車站等車時,偷了食物,卻裝着大人模樣稱,大人就應該讓孩子喫東西,把兩塊食物給了正男,自己卻留一塊偷喫;之後像晚上在廣場裏和正男玩釣魚時的不講理,又如玩“一二三紅綠燈“時的咯咯傻樂,等等情節不一而足,活脫一個“頑童”樣子。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菊次郎這種流氓形象是爲社會大衆所摒棄的,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去看,他貪玩放肆、笑容真誠、斤斤計較,不正是孩子本色?在尋母不得之後,菊次郎和正男又遇到了旅人“好人先生”、機車手“重磅先生”及“光頭先生”。這幾個人的生活狀態其實和菊次郎如出一轍,他們都不屬於鬧市中爲衣食住行奔波的“正常人”,所以他們自由自在,童心未泯,能夠裝扮八爪魚、外星人、光屁股,並不以爲幼稚,不以爲恥。但凡這些人中有一個所謂的“社會正常人”,幾乎可以想象其一本正經的大人模樣,這些歡樂的場面定會因爲這種人掃興許多。在俗世中,菊次郎這種人顯得另類,但是在這部電影中,那些正常人反而另類。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可是爲電影中四個大人傻笑的同時,也不禁自問,如今身在冗繁鬧市中奔波的自己,是否還能有這樣的心態,如他們那般,離開這些禁錮,在山野間肆無忌憚縱聲大笑。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社會是一個圈子,“成年人”這三個字更是一條無法掙脫的鎖鏈,不知何時,我們已經深陷其中,整日戴着一副面具,學着所謂的“成熟”,努力贏取社會教給我們的價值——金錢、權位、利益,大概只有這些東西才能給我們壯膽,讓我們努力生活。何況,在悠悠衆口的世間,我們有多少人敢於成爲菊次郎這樣的自由者。

寄託:成人對童真的無法割捨《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因此,許多人喜歡《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因爲它寄託了人們對於童真無法重現的念想。我想,藝術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它能夠表達出我們內心尋求而不可得的東西。而在電影中,四個成年人歡快地和正男玩耍,他們口口聲聲稱爲了讓正男快樂,但是瞧瞧他們在參與過程中獲得的滿足,那些說辭何嘗不是他們已經成年後意圖找回童趣的藉口!我們將情思寄託於電影,而電影中的四個成年人將情思寄託於正男。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在電影進度到一個半小時之後,菊次郎和“重磅先生”打聽到大都町就在這附近,那裏有他的母親。於是,菊次郎藉着“重磅先生”的摩托乘機去看望他的母親。到了母親的住處,卻沒有勇氣過去搭話,遠距離看了看,便憂愁地離開了。根據在片子六分鐘左右的片段中,正男路過菊次郎夫婦,二人探討起正男父母時,我們得知,菊次郎的母親當年同正男母親一樣,拋棄了菊次郎,到另外一個地方組成了新家。因此,在菊次郎得知正男尋母時,便立刻答應自己帶着他去。因爲在正男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影子,在成全正男的同時,實則也成全了自己。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我想,每個成年人都有童年時候的遺憾和無奈,當歲月流逝,童真逝去,我們會刻意地想着追回,但是自身不得,只能投射到小孩子身上。菊次郎爲正男尋母,實則也是爲自己的童年尋母,當他陪同正男看到正男母親重組家庭時,正男的眼淚他感同身受。於是,菊次郎千方百計逗正男開心。在廣闊的沙灘上只有一老一少兩個身影,他們攜手相伴,雖然是兩代人,但是心卻是緊緊聯繫在一起,二人身上被母親拋棄的失望躍然屏幕。還有那在風中搖擺的“天使之鈴”,在爲正男呼喚天使尋找母親的同時,又何嘗不是菊次郎內心深處的傾訴。最讓人心靈一緊的是,沙灘上正男追上菊次郎後的對視,其中深情,已經不用言語,自能體會。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可以把電影分爲三段——尋母前、尋母中、尋母后,第三段用大量篇幅來描述四個大人是如何逗正男開心的。菊次郎爲了讓正男擺脫對母親的思念,他不惜被人毆打,也要給正男尋找歡樂。我想,在每一次菊次郎瞧着正男開心地玩耍,他都心滿意足,無論付出什麼,都有所值。而其他三個大人能夠花時間做那些無聊幼稚的遊戲,出於的心境同樣如此。他們都是在鬧市中滿身傷疤的人,旅遊者四處漂泊、機車手遊手好閒,想必他們在世間也遭盡了白眼,於是,他們瞧着眼前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孩,都不願他被世間的殘酷所侵染。正男正是這些成年人對於那些已經流逝的童年時光的寄託。

對比:孩子心中的煩惱之源《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在開心的玩鬧之後,正男同四個大人一一告別,滿心不捨。這些童心未泯的人給了他一個難忘的夏天。於此同時,我們不妨將鏡頭再次調回到片子開頭。

正男因爲放暑假開心地在放學路上跑着,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把這份歡樂驅散開來。正男攜手好朋友代司回家的路上,得知代司要和父母去海邊玩,立刻一陣失落,因爲他沒有父母,而撫養自己的婆婆卻工作忙碌,根本沒辦法陪他過暑假。於是,在與小夥伴有父母的對比之下,他回家後同婆婆打聽關於自己父母的消息。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最讓他難過的是接下來的日子,他找小夥伴玩,卻發現人家也都跟着父母在外旅行。自己一個人孤獨地跑到足球場,站在球場中心失落無措,尤其是一個大哥哥過來和自己打招呼,問自己爲什麼不到海灘玩,他只能沉默,不知該怎麼回答。其中的委屈和傷心此時已經洋溢屏幕。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瞧着周圍小朋友都有父母作陪度暑假,正男是絕望和無助的。他時時地低着頭,一言不發,像個受傷的麻雀,回到家裏,做起作業。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在一次收快遞找印章中,正男找到有關於母親的一張照片,依照住址開始了尋母之旅。根據前面婆婆交代的情節,其實我們已經料想到,正男是被母親拋棄了的。因此,這趟尋母旅程中充滿着希望,但是也雜糅着命中註定的失落。這個滿面憂傷的孩子此時已經讓我們心疼不已。

《菊次郎的夏天》:童真是成年人最難保留的珍貴

所謂“天涯孤兒有人憐”,這個孩子也並非註定倒黴,這次尋母何嘗不是一次假期旅行?一路上遇到的那些關心自己的大人,每一段都值得他回味留念。我想,這些經歷要比那些由父母陪伴的孩子更爲燦爛。

正男兒時的遭遇其實在每個人成年人回顧童年時,就算經歷不同,但其中感受或多或少都能深解其味。相比於菊次郎直面童心,我們這些“正經人”已經保留不住那份該有的童真,就算看完這部電影心中忽生嚮往,卻也沒有勇氣去實踐那樣的純粹。但是如果我們能做到抱持一顆赤子之心,想必生活又會是另外一番滋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