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书生

托塔天王晁盖被杀之谜,迷雾重重,史文恭的箭怎么就那么准呢,乱军之中射中晁盖,可也不准,没一箭射死;后来没有出现过药箭,为什么晁盖就中了药箭呢?等等,都是晁盖之死难以解开的谜团。

我们往往将这种谜团解释为及时雨宋江和智多星吴用想弄死晁盖,让箭术超群的小李广花荣暗中射的晁盖。

嗯,这样解释真不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点,晁盖为何会死,这点不存在迷雾重重,因为宋江和吴用要弄死他。

为何他俩早不弄死晁盖,晚不弄死晁盖,偏偏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弄死晁盖呢?因为杀晁盖已经时机成熟,梁山泊不需要晁盖继续当替罪羊了,接下来的“受招安”不需要晁盖了。

晁盖若是活着,不仅没用,还成了“受招安”的拦路虎。

嗯?

晁盖反对“受招安”?

很多朋友认为反对,但书生不这么认为,书生认为晁盖根本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他是走一步看一步,吴用说什么,他听什么,受不受招安,晁盖也没个定论。

在信任吴用这一点儿上,宋江与晁盖是有共同点的。

但是,宋江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这样的他,与自幼喜好枪棒,长成以勇武闻名的晁盖有了很大的区别。

勇武晁盖,不善权谋,而勉强算是饱读诗书的宋江,擅长权谋,当他们都信任吴用的时候,宋江便比晁盖多了一份主动,他信吴用,但也在心里从不同程度上质疑吴用,当宋江所想的某些事的走向与吴用一致的时候,宋江是深信不疑,当出现偏差的时候,宋江就会提防和主动商讨。

晁盖和吴用,更像是只有把蛮力的傻儿子和阅历丰富且看透所有事的聪明爹;宋江和吴用,更像是满腹经纶且足智多谋的哥哥和善于钻营且不择手段的人精弟弟。

就宋江和吴用,弄死一个晁盖比捏死只蚂蚁还简单,起兵造反也不难。

要说在杀晁盖这件事上,吴用和宋江坏不假,但书生倒是觉得他俩还真给晁盖留足了面子,让他死的很体面,像个英雄一样倒在战场上,像个头领一样留下了遗言,没有像当初王伦被杀那样窝囊。

让晁盖接受“受招安”,太简单了,别说厚黑学运用到极致的吴用,就算让那个平时只想打打杀杀的黑旋风李逵去劝晁盖,都能劝动。

所以呀,晁盖的死与他主观上接不接受招安无关。

我们经常这样理解,晁盖代表了不想“受招安”的好汉首领,宋江代表了想“受招安”的好汉头领。

这样理解不为错,施耐庵虽然没有明说,但也旁敲侧击的把我们往这样的理解上引。

可是,我们清楚了晁盖没有主心骨,接受与不接受全由吴用说了算这件事后,便不会认为晁盖不想“受招安”了,也就有了书生本文要说的这一点,晁盖接受招安也会死。

原因与晁盖代表了不想“受招安”这一类好汉有关,但不是晁盖不想,而是好汉们对晁盖有一种特殊的念头,这种念头跟我们的理解一样,那就是晁盖不想招安。

梁山泊上,晁盖没做什么主,不管“受招安”一事有没有提出,他都没有明确的表态梁山泊未来走向。

他不表态,宋江和吴用早有了“受招安”的心,所以那些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就认为晁盖不接受。

因此,晁盖活着,那些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就有了盼头。

晁盖只有一个,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却有很多,宋江和吴用离不开一个晁盖呢?还是离不开很多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呢?

显然是后者。

故,晁盖必须死,只有他死了,那些不想“受招安”的好汉才能没有了盼头,继而选择既来之则安之,跟随宋江和吴用“受招安”。

那些好汉不会选择离开吗?当然不会了,离开梁山泊能有尊严和体面的活着的话,他们何必上梁山呢。

所以,宋江和吴用抓住了这一点,杀死晁盖,让不想“受招安”的好汉们做出新的选择。

这种选择是无奈的,但也是唯一的。

晁盖的结局,太过残酷,但这也是施耐庵小说必须有的一环,要不怎么体现投降派的可耻呢,要不怎么体现宁可被人骂可耻也要选择忠君爱国的忠义之人的高尚呢,等等。

书生说:生活,有太多的无奈。

但是,有些无奈不是被人逼的,而是自己主观选择之后导致的。

怪谁?

怪不得旁人,只能怪自己非正常的主观导致了正常的恶果。

有因必有果,什么样的因种什么样的果。

“果子”再难吃,你也得咽下去。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托塔天王#宋江#吴用

很多朋友认为反对,但书生不这么认为,书生认为晁盖根本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他是走一步看一步,吴用说什么,他听什么,受不受招安,晁盖也没个定论。

在信任吴用这一点儿上,宋江与晁盖是有共同点的。

但是,宋江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这样的他,与自幼喜好枪棒,长成以勇武闻名的晁盖有了很大的区别。

勇武晁盖,不善权谋,而勉强算是饱读诗书的宋江,擅长权谋,当他们都信任吴用的时候,宋江便比晁盖多了一份主动,他信吴用,但也在心里从不同程度上质疑吴用,当宋江所想的某些事的走向与吴用一致的时候,宋江是深信不疑,当出现偏差的时候,宋江就会提防和主动商讨。

晁盖和吴用,更像是只有把蛮力的傻儿子和阅历丰富且看透所有事的聪明爹;宋江和吴用,更像是满腹经纶且足智多谋的哥哥和善于钻营且不择手段的人精弟弟。

就宋江和吴用,弄死一个晁盖比捏死只蚂蚁还简单,起兵造反也不难。

要说在杀晁盖这件事上,吴用和宋江坏不假,但书生倒是觉得他俩还真给晁盖留足了面子,让他死的很体面,像个英雄一样倒在战场上,像个头领一样留下了遗言,没有像当初王伦被杀那样窝囊。

让晁盖接受“受招安”,太简单了,别说厚黑学运用到极致的吴用,就算让那个平时只想打打杀杀的黑旋风李逵去劝晁盖,都能劝动。

所以呀,晁盖的死与他主观上接不接受招安无关。

我们经常这样理解,晁盖代表了不想“受招安”的好汉首领,宋江代表了想“受招安”的好汉头领。

这样理解不为错,施耐庵虽然没有明说,但也旁敲侧击的把我们往这样的理解上引。

可是,我们清楚了晁盖没有主心骨,接受与不接受全由吴用说了算这件事后,便不会认为晁盖不想“受招安”了,也就有了书生本文要说的这一点,晁盖接受招安也会死。

原因与晁盖代表了不想“受招安”这一类好汉有关,但不是晁盖不想,而是好汉们对晁盖有一种特殊的念头,这种念头跟我们的理解一样,那就是晁盖不想招安。

梁山泊上,晁盖没做什么主,不管“受招安”一事有没有提出,他都没有明确的表态梁山泊未来走向。

他不表态,宋江和吴用早有了“受招安”的心,所以那些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就认为晁盖不接受。

因此,晁盖活着,那些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就有了盼头。

晁盖只有一个,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却有很多,宋江和吴用离不开一个晁盖呢?还是离不开很多不想“受招安”的好汉呢?

显然是后者。

故,晁盖必须死,只有他死了,那些不想“受招安”的好汉才能没有了盼头,继而选择既来之则安之,跟随宋江和吴用“受招安”。

那些好汉不会选择离开吗?当然不会了,离开梁山泊能有尊严和体面的活着的话,他们何必上梁山呢。

所以,宋江和吴用抓住了这一点,杀死晁盖,让不想“受招安”的好汉们做出新的选择。

这种选择是无奈的,但也是唯一的。

晁盖的结局,太过残酷,但这也是施耐庵小说必须有的一环,要不怎么体现投降派的可耻呢,要不怎么体现宁可被人骂可耻也要选择忠君爱国的忠义之人的高尚呢,等等。

书生说:生活,有太多的无奈。

但是,有些无奈不是被人逼的,而是自己主观选择之后导致的。

怪谁?

怪不得旁人,只能怪自己非正常的主观导致了正常的恶果。

有因必有果,什么样的因种什么样的果。

“果子”再难吃,你也得咽下去。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