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庄、曾头市,《水浒传》两大村坊。

实力之强,无需多言,及时雨宋江差点在祝家庄全军覆没,托塔天王晁盖在曾头市中药箭身亡。

一、村还是山寨

祝家庄和曾头市表面上是村坊,实质上是合法的以村坊为掩盖的江湖山寨。

两大村坊都有一个共同点,与官府关系密切。

假如不是这层关系,两大村坊就是单纯的两大江湖山寨。

以村来伪装,做着山贼的勾当。

两大村坊,都有自己的防御工事,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想想曾头市,险道神郁保四劫夺梁山马匹,投奔曾头市。

一个村坊,要战马做什么?恐怕不是防山贼那么简单吧,他们所做之事与山贼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有贪官污吏那把保护伞罢了。

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曾头市,绝非善类。

收留江湖人,倚强凌弱,劫掠过路商队等,他们都干过,只是较为隐秘,还有保护伞而已。

他们比江湖山寨还可怕,人们对山贼还可以防着,可对他们是防不胜防。

二、强大的史家村

史家村,正经八百的村庄,村中总有三四百家都姓史,因史进家最富,成为史家村的大家长,史太公还是县里的里正。

从后来九纹龙史进率领众村民抵抗山贼来看,村里没有武装力量,只有史家的门客能打,其他村民都是拿着农具凑数。

以史家跟县里的关系来看,武艺高强的史进完全可以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当地的最强村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村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并且,县里也乐意他们壮大,等于多了一支不用发饷银还可以抵御山贼的队伍。

我们知道,给县衙通风报信的是摽兔李吉。

起初,李吉与史进的矛盾并不大,只是穷人被富人看不起的矛盾。

这样的矛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存在的,穷人李吉虽然眼红史进的钱,但也不至于害史进,顶多因羡慕嫉妒恨而骂上几句。

他之所以举报史进,是因自己遭到了少华山山贼的欺负,史进作为大家长,不但不维护村民的利益,还与山贼成了朋友。

虽说举报史进是为了钱,但真正的矛盾是上面提到的那件事。

史进是浪荡公子哥,但他也有几分谋略,否则也不可能单凭武艺活抓了少华山的跳涧虎陈达。

史家村很强,完全可以成为像祝家庄、曾头市那样的江湖村坊。

三、需要什么条件?

自身强大,只是史家村成为江湖村坊的条件之一。

与官府关系密切,史进与官府的关系虽然没到与县令称兄道弟的地步,但关系也不错,毕竟史家有钱,县令需要钱。

两个条件都具备了,史进只差武装力量了。

少华山的三个头领,为何落草?走投无路了,假如有哪个有实力的大户能当兄弟一般待他们,他们也会投桃报李。

假如史进与他们关系密切之后,做一个中间人,让县衙和少华山三头领和谈,这样史家村的实力就足以成为江湖强大的村坊了。

县令会同意吗?当然会了,县令先前不是不打少华山,而是打不下来,既然少华山有意投诚,县令何乐而不为呢。

不废一兵一卒便解决了山贼,谁都想啊。

所以,只要史进想,就能做到。

四、为何做不到?

结果我们都知道,史进因勾结少华山山贼被官府围剿,最后被迫落草为寇。

史进其实不傻,可他为何没能将史家村带上江湖大村坊的路呢?

一身的江湖气。

史进不在江湖,但因喜好武艺,染上了一身的江湖气。

因此,他才会与少华山的山贼成为朋友,才不管不顾村里人的感受。

史进心里,没有对错,没有视他为“救星”的村民等,这与他为了练武气死亲娘是一致的,他是自私自利之徒,只要自己爽快就好了。

正因此,他才不会去想带领村民如何,也不会想招降少华山的山贼等。

说在最后:

史进的悲哀,在于他的自私自利,在于他家的教育,他的父亲把他惯坏了,惯成了自私自利到极点的坏孩子。

史家村,具备成为最强村坊的必要条件,可最后被史进硬生生的毁了。

从那之后,少华山更加的悠哉,周边县再无阻拦。

史进,缺少最起码的责任,缺少对与错的分辨能力,缺少一颗宽仁的心,缺少一双往长远看的眼睛。

黑旋风李逵是莽夫,他史进看着聪明,其实也是莽夫一个。

李逵曾骂宋江是酒色之徒,其实史进才是真正的酒色之徒,后来随宋江攻打东平府,提议说“自己在东平府有个故交的娼妓李睡兰,愿意在城内做内应”一事,就是最好的体现。

他对李睡兰说:“我如今特地来做细作,有一包金银相送与你,切不可走漏了消息。明日事完,一发带你一家上山快活。”

这还真是两不误啊,第二天就做内应了,头天晚上还要与李睡兰厮混一晚。

别说最后被李睡兰一家出卖,就算不出卖,他都有可能因酒色误事。

我们常骂李睡兰,可书生觉得,没有李睡兰的出卖,史进因酒色耽误事,回去就不是丢人了,而是丢命。

史进,一身的毛病,唯有两点可取,武艺和义气,假如这两点都没了,那他不可能成为一百单八人之一。

你可以说宋江坏,但不能骂他畜生,对史进可以,因为他气死了自己的亲娘。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