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莊、曾頭市,《水滸傳》兩大村坊。

實力之強,無需多言,及時雨宋江差點在祝家莊全軍覆沒,托塔天王晁蓋在曾頭市中藥箭身亡。

一、村還是山寨

祝家莊和曾頭市表面上是村坊,實質上是合法的以村坊爲掩蓋的江湖山寨。

兩大村坊都有一個共同點,與官府關係密切。

假如不是這層關係,兩大村坊就是單純的兩大江湖山寨。

以村來僞裝,做着山賊的勾當。

兩大村坊,都有自己的防禦工事,都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想想曾頭市,險道神鬱保四劫奪梁山馬匹,投奔曾頭市。

一個村坊,要戰馬做什麼?恐怕不是防山賊那麼簡單吧,他們所做之事與山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有貪官污吏那把保護傘罷了。

祝家莊、李家莊、扈家莊、曾頭市,絕非善類。

收留江湖人,倚強凌弱,劫掠過路商隊等,他們都幹過,只是較爲隱祕,還有保護傘而已。

他們比江湖山寨還可怕,人們對山賊還可以防着,可對他們是防不勝防。

二、強大的史家村

史家村,正經八百的村莊,村中總有三四百家都姓史,因史進家最富,成爲史家村的大家長,史太公還是縣裏的里正。

從後來九紋龍史進率領衆村民抵抗山賊來看,村裏沒有武裝力量,只有史家的門客能打,其他村民都是拿着農具湊數。

以史家跟縣裏的關係來看,武藝高強的史進完全可以培養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爲當地的最強村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村民的利益不受損害。

並且,縣裏也樂意他們壯大,等於多了一支不用發餉銀還可以抵禦山賊的隊伍。

我們知道,給縣衙通風報信的是摽兔李吉。

起初,李吉與史進的矛盾並不大,只是窮人被富人看不起的矛盾。

這樣的矛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存在的,窮人李吉雖然眼紅史進的錢,但也不至於害史進,頂多因羨慕嫉妒恨而罵上幾句。

他之所以舉報史進,是因自己遭到了少華山山賊的欺負,史進作爲大家長,不但不維護村民的利益,還與山賊成了朋友。

雖說舉報史進是爲了錢,但真正的矛盾是上面提到的那件事。

史進是浪蕩公子哥,但他也有幾分謀略,否則也不可能單憑武藝活抓了少華山的跳澗虎陳達。

史家村很強,完全可以成爲像祝家莊、曾頭市那樣的江湖村坊。

三、需要什麼條件?

自身強大,只是史家村成爲江湖村坊的條件之一。

與官府關係密切,史進與官府的關係雖然沒到與縣令稱兄道弟的地步,但關係也不錯,畢竟史家有錢,縣令需要錢。

兩個條件都具備了,史進只差武裝力量了。

少華山的三個頭領,爲何落草?走投無路了,假如有哪個有實力的大戶能當兄弟一般待他們,他們也會投桃報李。

假如史進與他們關係密切之後,做一箇中間人,讓縣衙和少華山三頭領和談,這樣史家村的實力就足以成爲江湖強大的村坊了。

縣令會同意嗎?當然會了,縣令先前不是不打少華山,而是打不下來,既然少華山有意投誠,縣令何樂而不爲呢。

不廢一兵一卒便解決了山賊,誰都想啊。

所以,只要史進想,就能做到。

四、爲何做不到?

結果我們都知道,史進因勾結少華山山賊被官府圍剿,最後被迫落草爲寇。

史進其實不傻,可他爲何沒能將史家村帶上江湖大村坊的路呢?

一身的江湖氣。

史進不在江湖,但因喜好武藝,染上了一身的江湖氣。

因此,他纔會與少華山的山賊成爲朋友,纔不管不顧村裏人的感受。

史進心裏,沒有對錯,沒有視他爲“救星”的村民等,這與他爲了練武氣死親孃是一致的,他是自私自利之徒,只要自己爽快就好了。

正因此,他纔不會去想帶領村民如何,也不會想招降少華山的山賊等。

說在最後:

史進的悲哀,在於他的自私自利,在於他家的教育,他的父親把他慣壞了,慣成了自私自利到極點的壞孩子。

史家村,具備成爲最強村坊的必要條件,可最後被史進硬生生的毀了。

從那之後,少華山更加的悠哉,周邊縣再無阻攔。

史進,缺少最起碼的責任,缺少對與錯的分辨能力,缺少一顆寬仁的心,缺少一雙往長遠看的眼睛。

黑旋風李逵是莽夫,他史進看着聰明,其實也是莽夫一個。

李逵曾罵宋江是酒色之徒,其實史進纔是真正的酒色之徒,後來隨宋江攻打東平府,提議說“自己在東平府有個故交的娼妓李睡蘭,願意在城內做內應”一事,就是最好的體現。

他對李睡蘭說:“我如今特地來做細作,有一包金銀相送與你,切不可走漏了消息。明日事完,一發帶你一家上山快活。”

這還真是兩不誤啊,第二天就做內應了,頭天晚上還要與李睡蘭廝混一晚。

別說最後被李睡蘭一家出賣,就算不出賣,他都有可能因酒色誤事。

我們常罵李睡蘭,可書生覺得,沒有李睡蘭的出賣,史進因酒色耽誤事,回去就不是丟人了,而是丟命。

史進,一身的毛病,唯有兩點可取,武藝和義氣,假如這兩點都沒了,那他不可能成爲一百單八人之一。

你可以說宋江壞,但不能罵他畜生,對史進可以,因爲他氣死了自己的親孃。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覈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