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軍起義被鎮壓後,各路人馬都還朝授封去了。

像皇甫嵩、曹操、孫堅、朱儁等,本就有職務在身的官員,都獲得了該得的封賞,像盧植、董卓等因討賊不力被罷免的官員,也都憑藉各自的關係和敗陣有客觀原因等理由官復原職。

各州牧自行招募的兵勇,獲封者不多,像劉備、關羽、張飛等“白身”有功人員,很難得到應有的封賞。

州牧畢竟只是州牧,臨時給“白身”們的職務,隨着黃巾軍被鎮壓,也就沒有了。

劉備、關羽、張飛等人是立了大功的,殺過黃巾軍賊將鄧茂、程遠志等,救過中郎將董卓,協助過中郎將盧植、朱儁等。

他們三人的功勞,不亞於某幾個中郎將。

只可惜,朝中無人,效力過的漢室宗親劉焉、中郎將盧植與朱儁等也不能幫他們請功。

三人得知沒有受獎後,鬱鬱不樂,上街散步去了。

一、爲何不樂?

沒獲得該有的封賞,這看似是他們三人不樂的原因。

但,這隻能算是張飛和關羽不樂的原因。

劉備鬱鬱不樂,還有更高一層的原因。

什麼呢?

機會。

沒有黃巾軍起義,東漢也是大亂,但想有機會,只能等到割據勢力起兵,可那個時候的劉備,年紀會更大。

就算不考慮年齡,那個時候大家都完成了原始積累,開始了互相攻伐,劉備一“白身”,再去找機會就難了。

黃巾軍起義,老百姓遭殃,東漢遭殃,但對劉備而言是機會。

亂世出英雄,他可以成爲英雄。

事實證明,劉備也成爲了當地的英雄。

假如這次機會沒能讓他邁入仕途,那以後就難了。

就算張飛再有錢,關羽再能打,劉備計謀再高,也不能拉起隊伍了,沒有理由啊。

劉備不高興,就是這個原因,機會來之不易,結果煮熟的鴨子飛了。

二、帶血的縣尉

也該着劉備發達,三個人漫無目的的走着,遇到了郎中張鈞。

劉備見到之後,來了精神,趕緊上去抱怨。

說自己立功不少,又是散落在民間,一心想效忠朝廷的漢室宗親等等。

張鈞聽後甚是驚訝,漢室宗親都沒有受到該有的獎勵,相信還有其他好多立功之人沒有受獎。

越想越氣,越氣越出錯。

之後入朝見皇帝,說導致黃巾軍起義的最主要原因是十常侍賣官鬻爵,非親不用,非仇不誅。

爲了永絕後患,應該斬十常侍,懸首南郊,佈告天下,另對有功者重加賞賜,則四海清平。

這張鈞真是不知死活,朝廷還沒有多少大臣敢這麼直接的說。

張鈞先前也沒膽子,可他被劉備的話激怒了,所以就說了。

十常侍可饒不了他,當場就說他“欺主”,皇帝讓武士將他逐出。

十常侍開始總結經驗教訓了,說破黃巾有功者,不得除授,生了怨言。然後給那些沒獲獎賞的有功者安排了差事,劉備受益了,授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

這官來之不易,帶着血,張鈞下場不會好,他是以自己的命來給那些有功者請功。

三、辭官躲藏

縣尉,劉備不嫌棄小。

原因很簡單,只要有這個官方的身份,他就可以私底下招兵買馬,以備日後割據一方做準備。

所以,劉備對獲得封賞的多少,官職的大小並不在乎。

只可惜,好景不長。

督郵到安喜縣,說劉備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等。

縣裏的縣吏告訴劉備,督郵作威,無非是想要賄賂。

劉備哪有錢啊,所以沒給,督郵陷害劉備害民。

張飛回來之後,打了督郵,還要殺了他,幸好劉備仁慈,不讓殺。

在旁邊看的關公過來說:“兄長建許多大功,僅得縣尉,今反被督郵侮辱。吾思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不如殺督郵,棄官歸鄉,別圖遠大之計。”

劉備想都沒想,就取來了印綬,掛在督郵脖子上,好一頓的數落,然後跟關羽、張飛往代州投靠劉恢,因劉備是漢室宗親,劉恢將其藏了起來。

劉備的縣尉雖小,但它是張鈞用“血”換來的,劉備應該珍惜。

可是,面對督郵的發難,劉備棄縣尉那麼的乾脆,那麼的問心無愧。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四、爲什麼棄

劉備有縣尉的身份,可以名正言順的做自己的事情,準備大亂時割據一方,他爲何突然走了呢?

身份。

“漢室宗親”是真是假呢?

無需考慮真假。

在劉備弱的時候,“真”起到的作用大;在劉備強的時候,真假無所謂。

安喜縣尉的劉備,還是很弱的,所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非常重要。

但是,被上官懷疑,那就壞事兒了。

督郵說劉備“汝詐稱皇親,虛報功績!目今朝廷降詔,正要沙汰這等濫官污吏!”

沙汰就是淘汰,淘汰是不太可能了,真要那樣,就不用督郵來說了,他說這話,目的是要錢。

可是,“詐稱皇親”就嚴重了。

今天,來個督郵說,明天來個其他官說,後天來另一個官員說,劉備還能好好做事嗎?不能啊。

督郵想用此事威脅要錢,其他貪官污吏也一樣。

今天督郵得逞,傳出去之後,劉備就成爲貪官污吏氈板上的肉了,啥時候來割就啥時候割。

張飛今天打督郵,明天能打其他嗎?不能了,再打就被抓了,別說他劉備、張飛、關羽,就那曹操和孫堅,也不敢啊。

關羽不說,劉備也會說離開。

所以,劉備棄的那麼幹脆,那麼的問心無愧。

他有愧也沒辦法啊,總不能爲了個縣尉壞了大計。

所以,他只能將張鈞的恩情放在心裏,選擇離開。

說在最後:

人家拼了命給你換來的東西,你卻扭頭丟了,這是對別人最大的不敬。

可不丟,可能會丟命。

所以,此處的“你”,背上罵名是肯定的了。

史上很多人也是如此,我們只有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才能明白爲什麼。

這是讀史的意義之一,以史鑑今,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遇事別早下結論,多動腦,多角度考慮問題。

(萌書生“笑嘆三國”第8期)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覈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