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9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開發鋰離子電池方面做出得卓越貢獻。吉野彰成爲了日本第19個獲得諾獎的人。

每一個家長們最大得心願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孩子們卻往往不明白大人得苦心。每每苦口婆心勸導他們好好學習的時候,只能收穫到孩子不耐煩的白眼。可我們的孩子真的就是不愛學習嗎?實則不然,只是你教孩子的方法不對罷了。

從諾獎得主吉野彰的人生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獲得大獎絕不是出於偶然,如今的這一切的榮譽都和他幼年時的經歷息息相關。家長們不妨從中借鑑經驗,來教育自己的孩子。02

諾獎獲得者給我們的啓迪

一、多接觸自然,對世界彼此好奇心

吉野彰出生於日本大阪,幼年的吉野彰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小時候的他最喜歡在家門前竹林裏玩耍,整日裏和自然打交道,帶着好奇心自由自在地探索着這個世界。對於自己好奇的事物就會積極主動去研究,有一段時間他對蜻蜓特別感興趣,捉蜻蜓就成了他童年的樂事之一。

我們如今的孩子總是待在屋子裏,終日裏的娛樂方式不過是電腦手機罷了,很少有孩子會走出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麗,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祕。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全部都被限制在了一方小小的天地裏,得不到施展。所以,家長們要多鼓勵孩子走出去,進入大自然,放飛他們的好奇心,任由他們探索世界。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吉野彰對化學產生興趣是在其上小學之後。

小學四年級時,一位化學專業畢業的老師向吉野彰推薦了一本書,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的《蠟燭的故事》。就是這本書使吉野彰和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記者會上,吉野彰回憶道:“蠟燭爲什麼會燃燒?爲什麼火焰是黃色的?書上寫的這些問題讓還是孩子的我內心感到化學非常有趣。”

他還說,喜歡才能擅長不一定都能實現,但是如果孩子對一件事產生了興趣,就會對這件事一直保持關注而且也會越來越擅長。對化學的興趣被激發後,他常常主動去了解各種化學知識,還十分開心地用自己身邊的材料去“做實驗”,如把清潔廁所的鹽酸潑在鐵塊上,看着產生的大量白色泡沫,這r讓他覺得化學越發的有趣了。

你的孩子可能不是不愛學習,只是你沒有正確地激發他對一件事情的興趣。不要一昧地逼着孩子去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讓他們多一點時間去投入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鼓勵他們多多動手實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才,發掘出自己興趣的他,也許就是下一個諾獎得主。

三、自律的力量

在吉野彰獲得諾獎之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打電話向他表示祝賀。值得一提的是,吉野彰和安倍通話用的手機,是他最近5年纔開始用的,他之前一直覺得手機太麻煩,會影響他專心搞科研。直到5年前,他發現離開手機的生活實在是太不方便了,纔開始使用手機,而且他使用的手機也是隻有打電話和發短信最基本的功能的手機。他的成功,是離不開他長久以來的自律的,避開了五光十色的誘惑,方纔結出瞭如今絢爛的果實。

03

空有興趣也還是不夠的。現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誘惑太多,這是孩子不能潛下心來認真學習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培養強大的自律能力,是家長的教育孩子的重中之重。

1、樹立自律的榜樣

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在一旁刷手機,看電視,愛玩手機的家長怎麼能教出愛讀書學習的孩子呢?家長不妨在孩子身邊坐下來,拿起一本書,陪孩子一起學習,做好榜樣工作。

2、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目標

有目標的人更容易保持自律,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讓他知道自己長大了想做什麼,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明確的目標會提高孩子在誘惑面前說“不”的能力。

3、讓孩子自己制定計劃

父母給孩子制定的計劃目標總會讓孩子有一種被控制的感覺,不妨讓孩子自己給自己制定做事情的計劃,讓他們自由地規劃自己的時間。激發他們做事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讓他們更好地掌控時間,實現自律。

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強大的自律能力,如果能做到這些,家長就不用愁孩子學習不好了。

以上就是諾獎得主給我們的啓示。教育是一件不能操之過急的事,所有的變化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着,家長們且放安心,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