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我現在遇到的最大麻煩,在於孩子的性格。”這種語言潛移默化地強調了孩子對急脾氣的印象。

媽咪讀呀

01

俗話說,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困惑。而我現在遇到的最大麻煩,在於孩子的性格。

我自認爲自己是個性格溫和的人,很少紅臉,遇到事情也不急躁,慢條斯理。在親朋好友眼裏,是一個公認的好脾氣。先生性格幽默,每天樂觀開朗,也不愛發脾氣,同爲好脾氣。那麼問題來了,小小費卻是一個暴脾氣。

比如,我和孩子爸有一點事情稍微拌拌嘴,本在客廳裏玩得好好的他,會突然衝出來,大聲吼“吵什麼吵啊,哎呀——”再比如,因爲他自己搭玩具底座不穩,搭着搭着,忽然“哐”,玩具塌方了,也能引來他的脾氣爆發。玩具往地上一仍,氣呼呼地站在一邊,叉着腰。那模樣,就像一個腮幫子鼓起來的小青蛙,我看着,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他是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急躁呢?他的脾氣怎麼變得那麼容易一點就着呢?仔細觀察以後,我發現,其實問題不在於我和孩子爸爸身上,而是在於老人身上。

現在在大都市,難免要和老人住一起。老人接送幼兒園、做飯,也照料着孩子的飲食起居。雖然“家有二老如有一寶”,不過環境對孩子的個性塑造影響很深。

我們家的老人就是一個急脾氣,動不動就“哎呀”發脾氣。遇到問題容易着急上火,平時對家裏的事情照顧得事無鉅細。一方面是好事,一方面事情多了自然煩惱和麻煩也多,無形中又增加了處事矛盾。

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開始學着那樣的方式應對事情。這可如何是好?

02

但萬事還要回顧本源。不能一味只怪環境,是不是也有我們父母做得不對的地方?再一覆盤,還真有!

孩子發脾氣,原因有三。一是他發現“發脾氣”這事,管用!比如我和孩子爸爸正在爭執,聲音大了點。他一發脾氣,讓我們別吵,我和孩子他爸自然噤若寒蟬。當孩子覺得這個招能管得了大人時,如同掌握了一門強大的武器,就開始經常使用起來。

二是有時候大人免不了給孩子貼標籤。“你怎麼脾氣那麼急?”“你急什麼,遺傳誰啊?”這種語言潛移默化地強調了孩子對急脾氣的印象。無形中使他認爲,我就是急脾氣,遇到事情我發飆是正常的。

三是大人還是過於強勢與控制。無論什麼事情,大人習慣性地下命令“你得……”“你必須……”,這些語言無不是想要告訴孩子“你要按照我說的做”。長此以往,孩子有很不好的感覺,他感覺被控制、被壓抑。於是反而想用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

03

那麼針對以上3個問題,有怎樣的解決對策呢?

請教了我的好朋友育兒專家、心理諮詢師tina,她告訴我說,其實也不難,但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針對第一種情況,當孩子又一次發脾氣、耍小性子、滿地打滾甚至哭鬧時候。首先不要傾注過多的關注,否則家長會氣得自己先爆發。不過,不關注不等於不管,更不等於完全漠視。家長可以說:“你想說什麼,你先安靜下來。你冷靜下來,再來找媽媽表達。”保持對孩子的關心,讓他知道“媽媽在關注我”。就像李玟瑾老師所說,在孩子“鬧情緒"時,大人不能走,走了以後孩子沒有觀衆,鬧得更兇。

當孩子平靜下來以後,一定一定要和他覆盤。告訴他“你可以講講你的感受,你不說媽媽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和孩子一起探討,遇到麻煩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允許他表達自己觀點,認可他有自己的想法。

針對第二種情況,最好的做法是和家裏老人、家人多溝通,講清楚帖標籤的危害。俗話說:“家庭是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儘量減少對孩子直接的評價,尤其是不要用負面語言批評孩子。以鼓勵進步、肯定成長爲主,在溝通中注意表達方式方法。大人自己先彆着急上火,然後溫和地孩子友善溝通。

針對第3種情況,父母自己要多反思、多覆盤。畢竟,孩子的好性格,來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以及和諧寧靜的家庭氛圍。雖然強勢的父母,在短時間內能震懾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就疲了。最糟糕的是,他們很可能還繼承了這種爆脾氣和強勢的處事方式。

孫儷曾在自己的微博裏寫:“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這些話也是寫給我自己的……”

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實就像鏡子,照出的是家庭的整個氛圍。要知道,他們學習、模仿能力可是一流的。父母需要多多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養育方式,多一點內省。和孩子相處,就是多理解,放下身子,尊重他們,和他們共情。

家裏的好風水,源自於長輩的好脾氣。仔細想,身邊那些常常大吼大叫的家庭,很難得能養出開朗陽光性格完整的好孩子。只有寬容有愛,才能給孩子的成長插上足夠寬大的翅膀,讓他們在長大成人的道路上,越飛越高,越來越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