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太平洋電腦網

很多人以爲拍攝建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漸漸地發現自己拍攝的照片太千篇一律,想要拍攝一組非常好的建築,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勘察現場。無論是地日距離、太陽光線的角度、空氣質量、雲層分佈等因素,或多或少也會影響你拍攝該建築的效果或者表現力。下面由我來爲大家分享一下,除了傳統的拍攝之外,可以利用建築的特色或者是周圍的襯托物,突出建築的美。

在專業的拍攝領域中,對於建築拍攝的條件會非常嚴謹,往往需要大畫幅相機、移軸鏡頭、與建築相對平行的高度等,一般玩家都無法觸及的器材。如今攝影的門檻已經是低於水平線,任何人都可以是時代的記錄者,在全民皆攝的新浪潮中,怎麼才能把自己獨特的攝影風格展現出來,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這次選用尼康Z6全畫幅微單相機,搭配Z14-30mmf/4S和Z24-70mmf/2.8S鏡頭,對於拍攝創意建築來說是足夠的。

我們首先來說一下最簡單的對稱構圖拍攝手法,上面兩張照片分別運用了水平對稱和垂直對稱拍攝。在風光拍攝中,要注意建築是橫向還是縱向延伸的,就像是第一張的流花湖公園,橫向的建築,加上水面反射形成鏡面效果,自然而然地採用水平對稱拍攝,讓這座歐式風格建築多了一份靜謐的美感。

第二張廣州著名的小蠻腰,想必不用多說也會知道廣州塔。一般情況下,用廣角拍攝廣州塔,它只是一座孤獨的塔,但是你用一些襯托物,特別是照片上兩個裂開的球,做一個水平對稱的襯托,就不會顯得寂寞,比較有戲劇性。

在鏡頭的選擇上也是個大學問,同樣的襯托物和廣州塔,用尼康Z14-30mmf/4S超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在意境上又有不一樣的效果。利用超廣角誇張的變形,富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道路和樹木的透視關係最終匯聚在廣州塔上。

超廣角帶來的透視感遠不止如此,在仰拍的時候,底部越湊近鏡頭會變寬,形成上小下大的透視效果。本身是一個拍攝要避免的詬病,可以拿來突出建築的恢宏效果,類似於三角形構圖,顯得高大挺拔的視覺效果。

除了單純的超廣角仰拍之外,還可以加入前景虛化的襯托,比如說拍攝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看了很多人拍攝的都只是單純把建築主體拍出來,這裏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拍攝方式,利用框架式構圖的原理,將建築外圍的鐵柵欄做前景虛化,把石室聖心大教堂“框”住,達到非同凡響的效果。尼康Z6能很好地把真實顏色還原出來,色彩鮮豔,而超廣角鏡頭的畸變控制的很好,沒有出現彎曲的線條。

除了超廣角之外,普通焦段,甚至是長焦怎麼拍攝建築呢?其實建築上面的細節也是不容忽視的,不一定要拍全建築纔是好看。在遠距離拍攝廣州塔,利用樹木做襯托,突出建築主體,自然產物與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

還可以利用長時間曝光,來營造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也是一個很好的拍攝手法。這裏介紹一個尼康Z6相機上很實用功能,那就是HDR效果,其原理是拍攝多張不同曝光的照片,在機內合成一張接近人眼觀感的照片,對比起長時間曝光,至少高光部分不會過曝,能很好地將高光和陰影部分的細節保留下來,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在快門相對安全的範圍內,手持即可拍攝出清晰的照片。

全文總結:現在拍攝建築不像以前那麼侷限,有很多東西可以利用起來,營造出不一樣的意境,尼康Z6搭配全新Z卡口鏡頭,可以爲你的創作保駕護航,不用擔心器材會限制你的創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