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朝皇帝常年不上朝,以至于落下天下非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直接将其评价为亡国之君,这样的评价也是在史书上前所未闻,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君王,他为什么突然大变,从一个中兴之主坠落到一个亡国之君的评价呢?我们下面慢慢分析。

李太后

万历为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本来皇帝这个位置本来不属于他,因为前面两位哥哥的夭折,让他继位,而继位时他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对于一个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老师与父母了,而他的老师就是明朝第一大改革家,而母亲则是被野史污蔑与张居正有染的李太后,虽然野史说李太后与张居正有染,这个没有历史考证,但是也侧面反映李太后对于张居正的信任。

而前期的万历,因为处在老师张居正和李太后的教导之下,万历对于老师张居正的改革都表现了极大的支持,而对于老师张居正的形象也是在心里一直是很高大,但是这件事情到了万历十年却开始产生了变化,原因是万历十年张居正因病去世,去世后的张居正,万历先是给予了张居正最高的殊荣,如加封太师等,但是短短数月一切都开始转变,因为之前张居正一直压制的清流,开始不断给万历上书,揭露张居正生活糜烂,奢侈成风。

我想这个时候的万历是崩溃的,一个原来形象如此伟岸的一个人,原来也有这么多缺点,而他自己奢侈成风,却劝导我勤俭节约,所以短短数月万历对于张居正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首先剥夺之前的封号,同时鞭尸等一系列后,万历认为可以掌握帝国的最高权力了,但是万万没想到万历的如意算盘却算空了。

万历在清算了老师张居正后,并没有如愿掌握帝国的最高权力,反而陷入了新的文官限制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为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因为万历想立自己的喜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文官以立长之名而不断掣肘万历,最终这场国本之争以福王去封地而结束,日渐的朝堂斗争,让万历这个既没有胆量动文官集团,也没勇气去改革的魄力,让这个年轻的皇帝左右为难。

终于在万历二十五年,因为一个简单的吏部尚书辞职的事情,让万历对于朝政彻底死心,以至于在后面对于官员的任命或者辞职,万历经常是不予回复,留中不发,所以后期国家的官员缺额也成为了常态,虽然在万历时期产生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但是这也不过是在张居正改革剩下的余晖。

万历的消极怠工,让本来就严峻的王朝环境更加恶化,所以在万历朝后,大明不过短短三十年便被李自成所灭,而万历留下来的遗产在也是一剂毒药,因为万历的怠工,所以使得朝堂上开始被撕裂,各种党派不断出现,而这个恶果到了南明时期也还有这个影子,所以南明小朝廷不断变幻,但是就这样党争依旧不断,最终大明王朝灭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