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任村幹部打128次白條萬元餐費十多年沒結)

2007年至2016年間,村幹部到解玉昌的飯館打了上百次白條。前兩任村支書離任後失聯,解玉昌拿着賬單不知如何是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邱明 攝

2007年7月,村幹部簽了第一個白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邱明 攝

近日,臨沂壹粉“解家飯店”多次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情報站求助,他經營的小飯店被村裏兩屆村黨支部、村委會成員記賬就餐,共拖欠1.2萬元左右的餐費。兩屆村支書離職後相繼失聯,他握着一沓欠條不知道該找誰要錢。

每次喫飯打條

多則數百少則幾十元

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董塘村與江蘇省僅一河之隔,因地下有豐富的石膏礦,先後有三個礦場在村裏開設。2007年4月份,看到村裏缺一個飯店,原本在山西打工的村民解玉昌回村用自己的房子開起了飯店。

解玉昌的飯店不大,只有三張餐桌,顧客以附近石膏礦上的工人和客戶爲主,村裏的工作餐有時也到他的店裏解決。“4月份開起來,7月份村裏第一次過來喫飯就開始記賬。”

根據記錄,2007年7月26日,當時的村支書宋開軍領着多人前來就餐,記賬單上寫着“安裝廣播”,共消費165元,其中菜錢65元、啤酒25瓶共50元、香菸50元。

其後,村裏的大部分工作餐都安排在解玉昌的飯店,開支名義五花八門:立電線杆、計生工作檢查、打掃衛生、集體砍樹等等。

據解玉昌介紹,每次就餐都由時任村委會成員帶領,就餐人員不定,有出工的村民,也有鎮上的工作人員。在店花費最多的一次要數村裏修路完工那次,臨時加餐桌擺了5桌,消費543元;最少的一次是自來水施工時,村支書和村主任來就餐,花費20元。

離任後失聯

就餐費拖到現在

按照解玉昌的想法,年底時村裏應該給結賬。當他拿着記賬單找到宋開軍時,後者答覆村裏沒錢,等有錢了再結賬,但直到2010年宋開軍離職,餐費也沒支付。

“不但宋開軍那一屆沒結賬,後來的宋開海這一屆也沒結賬。”2019年12月14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前往董塘村探訪時,解玉昌向記者展示了一沓記賬單。據其介紹,宋開軍在職那一屆村“兩委”共記賬117次、10792元,其後宋開海擔任村支書記賬11次、消費1420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注意到,解玉昌手中的記賬單共有14張,較早的年份在2007年,最晚的年份是2016年,有的紙張已經變舊泛黃。

村裏逐月報銷

工作餐開銷卻沒上報

在董塘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多方打聽也未聯繫上宋開軍、宋開海。據董塘村一商店老闆透露,宋開軍當年也在他商店記賬,消費過不少辦公或自來水施工用品,欠了3000多塊錢,直到現在也沒給。

據其介紹,宋開軍離職後就去了外地,近些年似乎只有他母親去世時纔回來過一次,村裏人都沒有他的電話,聯繫不上他。

另據其他村民介紹,宋開海有一段時間自己販糧食,還拖欠不少村民的賣糧錢沒給,也跟宋開軍一樣,找不到人了。

董塘村一名現任村委會成員介紹,村裏的開銷本應逐月向鎮經管站上報,但不知爲何宋開軍在職時沒有上報過工作餐開銷,也沒向繼任者交接過這些欠款,因此欠解玉昌飯店的錢才拖到現在。

解玉昌認爲,宋開軍、宋開海兩屆村“兩委”組織的就餐費用,都有當時村“兩委”成員的簽字,找不到他們幾個人的話,村裏應該給予解決。

鎮上稱沒蓋章

記賬是個人行爲

隨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上董塘村現任負責人,據其介紹,他就職才幾個月,聽說宋開軍在飯店有欠款後,一直想辦法聯繫宋開軍,想三方一起當面對賬,但一直找不到其人。

“飯店白條上記着有煙又有酒,也不知道是因爲什麼事、幹了多少活,所以誰也不敢接。”董塘村所屬管理區書記表示,村裏的花銷如果是到經管站正常報賬入賬的話,有欠款一定會結,但上述欠款賬目在鎮經管站沒有登記。如果三方對賬能說清欠款用途,這個賬村裏還是得認。

“沒蓋村委的章,就是個人行爲。”14日下午3點40分許,蘭陵鎮黨委一名工作人員致電記者表示,上述欠款如果只簽了個人的姓名,那就與村集體無關。

吉國傑 本文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邱明 責任編輯:化成雨_NBJ111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