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阿代 肖博娜娜

有人說《南方車站的聚會》像一幅寫意畫,拍攝者是着眼於“感覺”的。看完之後,我果然有了感覺。

我的感覺可以用三個字形容:

髒!亂!差!

這三個字,並不是針對電影內容或演員水平的;這三個字,僅僅是我觀影的第一感覺。

影片由一起誤會(故意)殺人(襲警)案展開。胡歌飾演的周澤農才從監獄裏釋放,便又重操舊業加入電瓶車盜竊集團。既然是犯罪團伙,聚衆當然在地下活動。一傢俬人賓館的地下室,夠髒。

由於分地盤糾紛,盜竊集團內訌羣毆引發械鬥。周澤農的小弟黃毛衝動地向爭執者開了一槍。雖然沒有鬧出人命,但對方小頭目貓眼不依不饒。於是雙方決定夜裏來一場電瓶車盜竊比賽。毛賊開會,夠亂。

在此過程中,黃毛被下了黑手,死於非命。周澤農也遭到貓眼的暗算。驚慌的他誤將執行任務的警察當作貓眼射殺,於是揹負了襲警重罪,成了通緝犯。警方懸賞三十萬要捉拿他歸案。周澤農自感愧對家庭,想讓他的妻子來舉報,領到的三十萬可作爲補償。

另一邊,周澤農的哥們兒華華,是長江邊上陪泳女的皮條客。他受周澤農所託,要將周的妻子帶去與其匯合。桂綸鎂飾演的陪泳女劉愛愛則是華華找來幫忙牽線的實施人。

從頭自尾,觀衆可以看到故事的背景:某個長江邊上的小場鎮;混亂不堪的底層社會生活狀況。環境,夠差。

衆多的電瓶車伕,像極了很多年前的摩的師傅。這些人沒有錢承包出租車來開,總是聚集在路邊,懶散地招徠南來北往的過路客。謀生環境差。

江邊自建泳池,依附着大量陪泳女。這些陪泳女說是陪人游泳,其實有的人連水都不下。她們靠出賣自己爲生,並不爲恥。每天大大咧咧、瘋瘋顛顛,白天睡覺,黃昏出沒。生存環境差。

這兒的居民住在過道像迷宮一樣紛亂而繁雜的樓裏,像是過去的筒子樓,也像如今的城中村。小作坊、麻將館、無拍照旅舍,一應俱全。生活環境差。

用電影中的話來講,這些地方是“三不管”的地段。治安環境也差。

導演還嫌以上不夠突顯該地區的“殺馬特”,於是讓所有人一律操一口地方方言。作爲四川觀衆的我,聽懂這些話語尚不算難,但真正的南方觀衆只怕失去了字幕,會崩潰吧。

再來看故事:通過倒敘和插敘,我們構建出基本情節。我們也完全領會到它的風格——整部電影以潮溼陰冷爲風格。

開篇是桂綸鎂車站接頭胡歌。外面下着雨,泥濘的車站周邊,陰陰鬱鬱。

由胡歌的講述,我們得知前因。襲警案發時陰雨綿綿,這彷彿是在爲周澤農犯下重罪找個臺階下。雖然並不會令人心生同情。

桂綸鎂也講述了自己參合進來的原委。她純屬幫華華的私忙。華華是皮條客,平時照顧她,對她好,她理所當然會幫華華做事情。

但是周澤農的妻子(萬茜客串),已經被公安們懷疑了,不可能領到那三十萬懸賞。所以,周澤農只能選擇相信劉愛愛,讓她來舉報自己,領出鉅額獎金,轉交給妻子。

公安幹警們深夜搜訪周妻,也是在一個雨天。溼溼膩膩,暗淡無光。

事情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復雜,但要操作起來就頗費周張。首先是周澤農那些混社會的同道們,各懷私心,都想得到那三十萬。就算出賣他,也在所不惜。其次,公安人員們早已佈下天羅地網,人民羣衆也已經對通緝令上的他咬牙切齒、耳熟能詳。

人心涼薄,都快溢出屏幕了。坐在空調大開的影院裏,我卻越看越冷,幾欲離席。可是,當我堅持看完這部被我定性爲“髒亂差”的電影,完結時竟然有想哭的衝動湧上心頭。

或許你會說我是被胡歌感動了。但,並不是。我從來不是胡歌的粉絲。況且,周澤農死於警 槍之下的結局,只不過是他胡作非爲自食其果罷了。他想要爲自己的家人留下三十萬,也沒有任何義氣責任可談。那三十萬本來也不屬於他。理智令我說出事實:哪怕胡歌再一臉正氣,他所飾演的這個人,仍然是個悍匪。

所以,我並不是被胡歌矇住了,而是被桂綸鎂閃瞎。

桂綸鎂的角色劉愛愛是全片唯一有溫度的人物。我並不是說這個角色就是立體的,其實也很扁平,該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幾乎都是紙片人。不論是小混混還是大混混,不論是底層渣渣,還是公安幹警,不論是男主角還是一衆配角,全部無一例外沒有立起來。人物的扁平化,也令電影失分不少。

但劉愛愛就是有溫度。這在整部電影的潮溼陰冷中,顯得彌足可貴。

劉愛愛信守承諾,與周澤農合謀成功拿走了那懸賞的三十萬。影片最後,也是唯一出現一絲陽光普照的時刻。周澤農的妻子和劉愛愛,萬茜和桂綸鎂,緊緊地挽着胳膊。她們抱着那沉甸甸的一口袋賞金,穿過小巷,向着鏡頭走來。她們臉上帶着燦爛的笑。

就是在這個時候,筆者淚腺萌動,心胸像被一股帶刺的暖流戳破。

要知道,劉愛愛與周澤農的妻子不過是萍水相逢,在這之前毫無私交。她能做到不侵吞不私藏,怎能讓人不唏噓?你我凡夫俗子都不一定做得到,一個陪泳女做到了。

但要說成“義妓助人錄”或“自古俠女出風塵”也並不妥貼。當劉愛愛微笑着淡出鏡頭,我們又從何而知,她是否分到了一部分錢財呢?假使最終她也是爲了個人的利益,哪怕不如那些社會渣滓們貪得無厭,哪怕只提出了幾萬塊,也再無半分可取之處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