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臨沂,有一家馳名中國的肉製品加工企業,它就是金鑼。如今的金鑼年屠宰加工生豬3200萬頭、肉雞2億隻、年產冷鮮肉及凍品等肉製品300萬噸,規模如斯,還要保證金鑼集團“一切爲了人類健康”的價值觀,肉製品加工的工藝水平就顯得十分重要。那走向市場的一塊冷鮮肉是如何完成他的“安全”之旅的呢?

一頭合格的生豬經過層層篩選後進入金鑼,首先需要在待宰區靜養12-24小時,在此期間完全生豬屠宰前的各項處理工作。靜養結束後,通過荷蘭進口的三點拖腹式麻電機進行麻電,減少生豬的應激反應、降低PSE白豬肉的發生率。之後通過高架流水線去除頭蹄、剝去皮張,完成生豬去皮工作。

去皮後的生豬會被送往金鑼的胴體加工車間,首先機械手臂會對生豬進行開膛操作,取出豬副產品,豬副產品會放置於下一個環節進行進一步深加工,開膛後的生豬則繼續進行劈半操作。金鑼擁有目前國際領先的機器人劈半機,通過旋轉編碼器採集輸送線速度信息,發送脈衝信號到劈半機器人,實現劈半機器人與輸送機同步運行,劈半過程精準,劈半質量較高。由於避免了人工介入,加之自身具有內部消毒系統,保證了劈半過程的無菌化。

經過劈半的生豬需要經過食品安全性檢測,爲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金鑼建立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三全”質量管理體系。其生鮮品化驗室會對生豬進行全方位監測:生豬入廠前,藥殘室需對豬尿樣的瘦肉精檢測和屠宰後豬肉、豬肝等產品的藥殘檢測;理化室則會對屠宰車間豬肉水分及煉油車間的煉油水分、酸價、過氧化值、熔點等項目檢測;微生物室主要負責屠宰車間生產過程監控、環境監控及成品檢控,檢測項目有大腸桿菌,菌落總數、致病菌等。“三全”質量管理體系是金鑼冷鮮肉質量安全的堅實保障。

檢測過程全面完成後,生肉會在螺旋式預冷排酸庫進行12-24小時的旋轉預冷排酸,確保冷鮮肉更加安全,最後經過分割、包裝等操作後,一塊塊有安全保障的、可以直接烹飪的金鑼冷鮮肉經過全程冷鏈物流運輸到全國一萬八千家金鑼專賣店中,一塊冷鮮肉的“安全”之旅就此結束。

食品安全無小事,爲此金鑼確立“爲消費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的優質產品”的質量目標,不斷升級自身工藝水平、優化檢測手段,堅守安全底線,最終成就瞭如今的“金鑼冷鮮肉王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