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之路,纵使坎坷,我们播种着爱,有意无意中我们也在收获着人间的温情。

作者 | 倔强的野菊

来源 |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前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来自一位神经内科大夫

发生在脑电图室

平静的一天,照常的工作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操作,看似机械,但我有一个“特异功能”,总能从机械的工作中找寻到不一样的“烟火”。因为我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面孔,而在每个面孔背后都藏着不同的故事。

我喜欢这样,在进行着机械操作的同时,静静地看,专注地听。当然,我不会窥探别人隐私。

今天也像往常一样的普通,但来了一位特别的患者和她特别的儿子,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47岁的她,虽然已经卧床长达3个月,但面貌看上去依旧年轻,一点不邋遢。

这个女人,年轻时就患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数年前在我院完成一次换瓣手术,术后情况还可以,基本的日常活动没有受到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又逐渐加重,也加大了手术的难度。

这次,孝顺的儿子选择带着妈妈去了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比较顺利,但术后妈妈却迟迟未能醒来。然而,终于醒来的她,却让家人无法接受。

40多岁的她“退化”的像一个小孩子,不认识家人,呆呆傻傻,四肢难以活动,带着气管切开套管生活……医生最后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

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儿子,这个阳光的大男孩,本以为醒来后的妈妈会像以前一样,和他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说笑。但现实却没有如他所愿,现在的妈妈已然变了模样,不能再照顾他。相反,她就像襁褓中的婴儿,吃喝拉撒,样样需要儿子照顾。

在我们给她安放动态脑电图的电极时,她看起来有一些紧张,儿子对她笑着,“宝贝儿,别怕,医生给你检查呢,听话啊,回去给你看电影”,然后头靠过来,用那张带着阳光的笑脸贴在妈妈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上。妈妈似乎真的听懂了,安静了下来。

那一刻,我转过头,强忍住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儿子是个很明事理的人,他讲到妈妈的手术,对当时的医生没有抱怨,没有指责。他明白每个医护人员都希望患者在自己的治疗下好起来。但术前术后的改变依然让家人难以接受,毕竟这个家里不只有他和妈妈,他的想法不能强加于其他人。

最后,他们没有在医院吵闹,没有影响医生正常工作,而是采取了正当的法律手段。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他都愿意和妈妈等,并且什么样的结果他都接受。在交流中,小伙子有一句话深深触动着我,“谁都不容易,你们也不容易,虽然我妈妈像个孩子一样,但她以后不会有烦恼了”。

在医患矛盾剑拔弩张的当下,我鄙视、痛恨一切医闹,我对医闹深恶痛绝。面对每次伤医事件,我那个感觉就像心脏被人拉扯着一样。但听完了他们的故事,我却希望他们可以成为胜方,获得一定的补偿。因为,我希望这个儿子的孝心不因为经济窘迫而失去那份光芒,我希望他们获得一份慰藉。

检查做完了,儿子给了妈妈一个吻,奖励她坚持下来。临出检查室之前,鼓励妈妈咳嗽,从套管内咳出一口痰。整个过程,扶妈妈坐起来、拍背、鼓励、接痰,动作娴熟,我不禁夸他很是会照顾人。他看着妈妈笑,不无自豪地说了一句:“必须的,我妈在你们这住院快一个月了,一处褥疮没有呢,我敢说我绝对比专业护工还专业。”

那一刻,他的笑像是有魔力,印在了我脑海中。他给妈妈戴好帽子,向我们说感谢,推着轮椅走了,嘴里还在和妈妈讲着他们之间的“情话”。

望着他们的背影,目送他们离开,我嘴角扬起微笑,那一刻,窗外,阳光正好……

医患之间本应该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因为我们心系着同一个人,但来自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们离这个本应理所当然的和谐关系似乎渐行渐远......

不奢望感恩戴德,不憧憬亲如一家,不幻想一朝一夕即能逆转。通过这个小故事,我想说:

医生面对患者,请多一份感性;患者面对医生,请多一份理性;我们面对彼此,请多一份感恩

感恩患者之于医者的信任

感恩医者之于患者的倾听

感恩患者之于医者的理解

感恩医者之于患者的奉献

感恩患者之于医者的交托

感恩医者之于患者的坚守

此刻,我似乎感受到一股特别的温暖,一束感恩的阳光照进了医患之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