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傳統耕地質量評價方法的單一性和侷限性,該文提出一種將層次分析法與灰色關聯度分析法融合的主客觀相結合的耕地質量評定新方法。依據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數據成果,選取湖北省襄陽市作爲研究區,建立試點區耕地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並對評價結果的可靠性進行驗證。結果表明,該方法對耕地質量評價是科學有效的,能爲耕地合理規劃提出相關建議。

引用格式

曾榮,趙榮,梁勇.AHP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的耕地質量評價:以湖北省襄陽市爲例[J]. 測繪科學,2018,43(8):90-96.

正文

隨着自然環境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耕地的影響及需求,以賦權爲核心的耕地質量評價體系正處於不斷豐富和發展中。目前,國內外耕地質量評價體系中的賦權方式主要分爲兩大類,一類是以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調查打分法等爲代表的主觀賦權法,主觀賦權法從人類認知的角度出發,較大程度上依賴於人的主觀經驗,難以排除個人認知的片面性;另一類是以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權法等爲代表的客觀賦權法,客觀賦權法需要依據較強的數學理論,但參與性不強,缺乏定性分析。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基本採用這兩類賦權方式構建耕地質量評價體系進行分析。例如文獻[1]運用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與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相結合的方法,以越南首都河內爲例進行耕地質量評價 ;文獻[2]採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數學對華中丘陵區進行耕地地力評價;文獻[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耕地質量進行評價;文獻[4]利用熵權法對河南新鄭市的耕地生態質量進行評價;文獻[5]採用各指標間的相關係數來確定權重,從而對湖北省的耕地質量進行變化分析;文獻[6]應用模糊物元貼近度聚類分析模型計算評價因子的權係數,進而劃分耕地質量的等級等。爲避免傳統單一賦權方法的侷限性,本文提出將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度分析法主客觀結合來確定指標權重。灰色關聯度分析法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來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7-8],可以定量地分析各因子與耕地質量的緊密程度。層次分析法是將決策者的主觀判斷與經驗導入模型,具有簡潔性顯著和實用範圍廣等特點,可以定性分析因子對耕地質量的影響程度。兩種方法的結合可以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出發,確保實驗過程和結果的科學合理性。

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地處東經110°45′113°43′,北緯31°14′32°37′,現轄3個縣、3個縣級市和3個城區。襄陽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境內大部分處於溫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強的地區,其氣候資源上的優勢,極有利於農業生產潛力的發揮。全市地形整體呈現東低西高,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狀態。其中,東部爲低山丘陵約佔襄陽市土地總面積的20%;中部爲崗地丘陵,兼有平原,約佔40%;西部爲山區,約佔40%[9]。近年來,由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導致農業結構調整、建築用地擴張,耕地資源格局處於不斷變化中,需要及時做好耕地資源的統計調查,制訂實施科學保護管理方案。

實驗數據主要來源於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數據(2015年)、襄陽市統計年鑑(2015年)和中國1:400萬資源環境數據集等相關專題資料數據。本文以縣(包含區)爲評價單元,將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度分析法融合建立耕地質量評價體系。在分析糧食產量與耕地質量相關性的基礎上計算糧食產量與影響因子的關聯度,其中糧食產量數據來源於襄陽市統計年鑑(2015年)。

襄陽市各地區耕地質量分級圖

當前耕地資源安全形勢嚴峻,查清資源現狀,制訂相應的規劃和管理勢在必行。合理科學的賦權構建評價模型是準確掌握耕地資源現狀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傳統單一的賦權方式無法滿足當前需求的情況下,本文提出一種基於AHP-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建立的耕地質量評價方案,並對評估結果的可靠性進行了驗證和分析。實驗結果表明,利用AHP-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耕地質量進行評價是科學有效的。

編輯:鄧國臣

往期熱點文章

《測繪科學》2018年第8期目次

震前尼泊爾GPS速度場分析

超高層建築週日擺動監測

一種住宅房產評估方法

一種面向百萬級數據的熱力圖生成算法

《中國世界遺產地圖集》的設計與編制

無人機影像快速應急方法

全息地圖建模與多重表達

青藏高原北部質量變化研究

中國南海海底地形模型

SLAM 室內三維重建技術綜述

(查找往期消息:進入公衆號—號內搜)

覺得不錯,請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