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兵法先生

來源 | 營銷兵法(ID:lanhaiyingxiao)

前不久,戴森發佈了手持無塵吸塵器V11,國行定價5490元。這款定價遠遠高於同類產品的家電,再次掀起了購買熱,並贏得了無數好評。

1901年,Hubert Booth發明了簡潔小巧的現代真空吸塵器,在100多年曆史中,吸塵器已經“繁衍”出數千種選擇,而戴森卻在不經意間,悄悄爬上了這一品類的巔峯:

無論是品質、顏值、還是口碑,戴森都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態勢。除了吸塵器以外,戴森的吹風機、捲髮棒也在近兩年頻頻登上熱搜,在時尚社區的相關測評中,絕大多數的評價也相當正面。

5000元的吸塵器,3000元的吹風機,對於任何地方的工薪階層來說都不是小數目,

如果說以消費者的口碑來評價戴森的發展情況可能比較抽象,那麼實打實的經營業績可能更能說明問題。

在京東商城中,“吹風機”的銷量排行榜中,戴森穩坐前三位。

今年公佈的彭博億萬富豪排行榜中,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的個人財富高達138億美元(約1223億人民幣),登頂英國首富,戴森的盈利能力也可見一斑。

產品越來越貴,購買的人卻越來越多,到底是因爲高顏值的產品外觀,還是因爲高顏值的產品內涵?爲什麼不管怎麼跟隨、模仿,都達不到戴森應有的高度?

有調研機構數據顯示,戴森千年的營銷費用佔了營業收入的20%,社交廣告、製造話題、KOL帶貨都手法都刺激了消費者對戴森的需求慾望。

下面就來剖析一下,戴森爆紅的原因與技巧:

產品媒體化,培養消費者的生活習慣

不得不說,朋友圈的出現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如果兩家餐廳價格相似,前者名氣大、逼格高,且餐具精緻擺盤用心,而後者雖然口味超棒但環境欠佳。估計很多人都會走進前一家餐廳,咔咔拍照發個朋友圈,收穫的贊完全能夠彌補第一家餐廳口味的不足。

換句話說,現在的產品不僅僅需要滿足功能上的訴求,還應該通過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形成情緒共鳴。一旦明白這點,產品的外觀就不該是一層簡單的外衣,或是依樣畫葫蘆或者在已有產品上微小的升級,它應該讓消費者感受到自身產品與其他產品的差異,並讓這樣的差異成爲消費者身處社交媒體的接觸點。

接觸過戴森的朋友都知道,它家的產品非常特別——

吸塵器沒有電線、電扇沒有螺旋葉、電吹風中間是個洞....

戴森空氣淨化風扇

戴森吹風機

戴森吸塵器

相比傳統的電器造型來說,戴森的產品確實滿足了不少年輕人對於“高顏值”的需求。而這些精緻電器的背後,是戴森敢於顛覆常規的勇者心態,是將美學理念加諸於生活電器的初心,而這些,正好滿足了消費升級下的消費者們對產品的期望。

同時,這種一眼就能看出的差異性的產品,是階層消費的首選。進入日本市場的戴森獲得了設計博覽會的大獎,成了日本家庭中有錢的象徵;戴森風席捲美國時,擁有一臺戴森的吸塵器一度成爲一種時尚;進入中國市場後,戴森一度成爲中國消費升級時的必購之物,不管是饋贈親友還是留着自用、或是不經意的出現在朋友圈,都倍兒有面子。

技術具體化,打消消費者的購買疑慮

當然,戴森之所以會成爲當今社會中財富與品位的象徵,也不僅僅是因爲“高顏值”的外觀,顏值可以讓產品產生溢價,卻難以讓產品產生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溢價。

所以,即便是打着輕奢消費的口號,戴森也很少採用感性爲主的廣告,他們會把運用到產品上的科技,直觀得轉化爲消費者能夠具體感知的東西,當消費者明白這個東西爲什麼值這個價以後,自然也就心甘情願的爲產品買單。

戴森一直對外宣稱:每年的研發投入佔到了利潤的40%,每週在實驗室就能燒掉500萬英鎊(約4438萬人民幣),還有不少記者專門探祕過他們的科學團隊。

就拿之前風靡一時的吹風機來說,它可不僅僅有着精緻的外觀,氣流倍增技術、內置溫控技術、第九代數碼馬達等技術都與廉價的產品拉開了差距。

如果覺得這些技術離我們太遠,那麼下面這組數據就能更清晰的傳達戴森吹風機的價值:

4年的時間研發,實驗1635公里真實頭髮,投資7500萬英鎊(約6.6億人民幣),測試600臺樣機,103名工程師參與研發。

看完戴森的研發歷程以後,很多消費者感嘆到“貴有貴的道理”,即便是相當理性的消費者,也會因爲直觀的技術打消購買疑慮。

營銷話題化,直擊消費者的選擇痛點

當然,還有一部分消費者並沒有深度的瞭解過戴森的性能。對他們來說,戴森是網友喂下的安利,是在心中生長茂盛的草,如果不買買買,就完全不能開心起來!從這點來看,戴森確實深諳不同受衆的情感與痛點,無數次刷屏也爲戴森帶來了很好的銷量轉化。

像是去年戴森捲髮棒流行的時候,最初刷屏的話題是“男友說你直髮好看,就是不想給你買戴森捲髮棒。這話題一放出來,捲髮棒就不再是普通的捲髮棒,而是情侶之間的“試金石”,如果有女生問男友自己直髮好不好看,其實是一種暗示,根本的目的還是希望男友能送自己一個昂貴的捲髮棒。

除了面對情侶的話題之外,還有爲單身人士準備的話題,像是“我爲什麼不買戴森捲髮棒,不是因爲沒錢,而是因爲沒頭髮。對於都市青年來說,高壓和脫髮是不少年輕人的痛點,低劣的洗髮水以及捲髮吹髮工具更是加速禿頭的原因之一。在這樣的話題之下,也有不少消費想用戴森捲髮棒來犒勞辛苦的自己,祭奠逝去的頭髮...一次次趣味的話題刷屏,造就了一次場場戴森的銷售盛宴。

有人將詹姆斯·戴森稱爲“家電界的喬布斯”,其實仔細想想,這兩人以及他們創造的品牌都有着無數的共同之處。他們爲無數產品創造了相當高的“溢價”,並讓消費者認可並接受“溢價”的存在。在他們看來,被消費者認可的產品,一定會有更廣闊的市場。

對於戴森來說,吸塵器、電吹風、捲髮棒只是開始,他們已經在醞釀人工智能、電動汽車、機器人等無數種新產品。這個品牌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兵法先生】營銷兵法創始人、知名營銷分析師,原創多篇文章閱讀超10W+。個人工作微信號:bingfaxianshe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