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陽在《文訊》刊登的《臺灣鄉土文學的守門人尉天驄》一文中,稱尉天驄爲文學史的改寫者:“從《筆匯》革新號到最後的《文季》文學雙月刊,他在他的人生黃金時期屢挫屢奮地辦了五份名異而實同的文學雜誌,引領寫實主義的鄉土文學風潮,培植戰後臺灣鄉土作家,他可說是一個文學史的改寫者。1980年代鄉土文學陣營分裂,文壇開啓“臺灣意識”論戰,1983年4月,尉天驄創辦《文季》文學雙月刊,主張“臺灣新文學是中國之新文學的一支”。

(原標題:作家、文學評論家尉天驄去世,他被譽爲臺灣文壇拓荒者)

據《聯合報》報道,作家、文學評論家尉天驄12月17日早晨於臺北萬芳醫院病逝,享年84歲。尉天驄曾主編《筆匯》,創辦《文學季刊》,發掘了王禎和、黃春明、陳映真、王拓等多位作家,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推動角色,被譽爲臺灣文壇的拓荒者。詩人向陽稱他“深刻地影響了1970年代之後臺灣文壇的走向”,“是文學風潮的主編者,也是臺灣鄉土文學的守門人”。

2014年7月,尉天驄在家附近步行時遭摩托車衝撞,當即陷入昏迷,歷經兩次手術,休養後仍須以輪椅代步,直至去世。

尉天驄生於1935年,原籍江蘇碭山,1949年定居臺灣。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仍於該校中文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所兼課。他是作家、文學評論家,著有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散文集《天窗集》《衆神》《棗與石榴》《歲月》《回首我們的時代》,評論集《文學札記》《民族與鄉土》《理想的追尋》等。

從1950至1980年代,尉天驄創辦文學刊物,主持編務,引領了臺灣文學風潮。1959年,尉天驄在政治大學中文系就讀期間,接辦《筆匯》雜誌,推出“革新號”,與同輩作家陳映真、劉國松、許常惠等介紹西方的新思潮,爲尚處於戒嚴之下的臺灣注入新的活力,成爲1960年代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發展的搖籃。陳映真的《面癱》《我的弟弟康雄》等作品均發表於《筆匯》。

在接受《聯合文學》採訪時,尉天驄曾表示,他的中學老師是紀弦,但當時他喜歡徐志摩,寫久了之後卻總感覺不是他自己的東西,“這樣一想,就突破了內心的障礙,發現自己需要什麼、關心什麼。”“我們得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我,《創世紀》是最早宣告‘民族新詩’一語,後來它投奔現代主義,整個詩壇隨之轉向。徐志摩很浪漫,但浪漫是不夠的……當時之所以接辦《筆匯》,就是想走一條自己的路。”

1985年6月10日,唐文標逝世,尉天驄所寫《老唐的房子!》追悼文稿。

《筆匯》停刊後,尉天驄在姑母尉素秋資助下創辦了《文學季刊》,前後發行十期,1970年2月停刊;1971年1月,更名爲《文學雙月刊》,出版兩期之後停刊。這一階段,雜誌大量刊登觀照社會現實、具有批判性的作品,成爲臺灣鄉土文學的沃土,與現代主義文學分庭抗禮。陳映真的《唐倩的喜劇》《第一件差事》,王禎和的《來春姨悲秋》《嫁妝一牛車》,黃春明的《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鑼》等名篇都是在《文學季刊》發表。

1973年,尉天驄又創辦《文季》季刊,對仍以現代主義爲主流的文壇,提出了鮮明的寫實主義主張。它的發刊詞稱:“我們認爲文學不僅應該是生活的反映,更重要的還是如何透過這些反映在現實中教育自己。” 1974年5月,《文季》出版3期後又停刊。期間,《文季》季刊刊出黃春明《莎喲娜拉?再見》、王禎和劇本《望你早歸》,以及唐文標《詩的沒落》,引發現代詩論戰,間接引爆鄉土文學論戰。

1978年,鄉土文學論戰之後,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收錄了鄉土文學論戰期間正反雙方的文論,是研究臺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回顧鄉土文學論戰時,尉天驄曾表示,鄉土文學論戰的初衷,就是希望文學從政治紛爭中超脫出來。“簡單來說,鄉土文學是借文學問題而發生的一場政治運動。”他在接受《聯合文學》採訪時說,他始終透過寫作思考“人”的意義是什麼,“我所有的作品幾乎都是思想性的,光有文學並不夠,要真正從思想上去探討‘人’的問題、世界的問題。”

1980年代鄉土文學陣營分裂,文壇開啓“臺灣意識”論戰,1983年4月,尉天驄創辦《文季》文學雙月刊,主張“臺灣新文學是中國之新文學的一支”。 1985年6月,《文季》在出版第11期後停刊。

向陽在《文訊》刊登的《臺灣鄉土文學的守門人尉天驄》一文中,稱尉天驄爲文學史的改寫者:“從《筆匯》革新號到最後的《文季》文學雙月刊,他在他的人生黃金時期屢挫屢奮地辦了五份名異而實同的文學雜誌,引領寫實主義的鄉土文學風潮,培植戰後臺灣鄉土作家,他可說是一個文學史的改寫者。”

張憲超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張憲超_NN93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