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利他

在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您可以经常收到这类型的干货分享。如果您觉得本文讲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点击文末下方的“收藏”及“转发”。

2019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了它最后一个月,携带着曾经的梦想和激情,第一批90后马上就迈进30岁的大关,前些日子一则“合格90后”的辞职文案刷遍了朋友圈,这名90后小伙与主管“刚”了起来,怼的领导哑口无言,最后直接辞去工作。

他的聊天中说到“我不像那些有家室有房贷的人一样,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真的是这样吗?

有调查表明,90后已经渐渐的成为了职场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的离职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有种种原因:比如刚刚上班,无法适应,比如工作内容无法达到预想,收入也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还有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期望着公司能大力培养,而真正入职后却发现没有什么前途。眼看着迈进30岁,很多年轻人依然一事无成,甚至负债累累,将要来临的而立之年,才正是人生中最该把沉淀下来的经验和才华淋漓尽致发挥的阶段,很多年轻人,却还没有看懂。

反观那些35岁以上的的职场老手呢?

人到了中年的危机和焦虑,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在网络上被夸大滋生,著名导演姜文曾给“中年”下过这样一份定义: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欢心,也要做好儿女榜样,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地周旋”。

姜文说:“狗日的中年”。

微博上面见过一个段子,引起了网民们的热议: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即辞职,但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事实上,“35岁+”的职场人有着年轻人所没有的职业优势,首先,他们拥有充足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拥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任何一个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是低职级的人员,拥有丰富经验的同时培养出优秀的业务能力,工作过程中的人脉积累,都是让企业正常运转的中坚力量。往往稳定的“中年人”才会对自己的企业更有感情,不仅仅是他们的抗压能力,也不仅仅是他们背负着生活的压力不敢跳槽,更多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善于运用资源,去寻找完成目标任务的方法。这样的职场人,在团队中易于管理,也能够给年轻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我们常说,岁数大了“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中年人很多都背着贷款,人们感觉他们过了最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走人生的下坡路,一旦被企业抛弃,便一无所有,其实不然。我们中国成语有个词叫“大器晚成”,多少成功人士到中年才一鸣惊人,厚积薄发坚持做好自己,才会有更广阔的的天地,去有更大的作为,而不要因为年龄,框死人生的可能性。

由此可以见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一家企业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年轻人是新鲜的血液,带给企业以活力和未来,而中年人是一家企业真正的稳定器和发动机,企业航行的方向,和它终究能航行多远,“35岁”的职场人能够给你提供充足的能量。

换句话说,这些背负着房贷车贷的中年人,才是一家企业不可忽视的宝藏,他们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完全要取决于企业用人的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要看这些人本身,是否还在追求梦想,是否还有实现个人价值的激情和动力,企业提供合格的平台,真正能走多远,看的还是人们自己。

人要学会“生于忧患”,凡事要有预见的去做,年轻人可以毫不在乎的辞职跳槽,是他们预见不到未来的危机,而中年人时常直面危机,找到解决的办法最好的方式就是预防。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这几句哲言,对人至中年的职场人尤为受用。漫漫职业长途,是让自己通过学习和奋斗远离“35岁困局”,还是在30多岁被裁时喊“啥也不会,啥也学不了”,答案已然清晰。希望中年人们,能够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向成功不断靠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