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人和微醫君一樣,記性不太好,有時候買瓶飲料沒喝完,隨手一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等想起來,大概已經是第二天的事了。

這時候問題來了,喝還是不喝呢?一方面,現在天那麼熱,飲料隔了一夜擔心會壞;另一方面,又覺得有點浪費。所以今天,微醫君打算和大家聊聊關於「夏季飲品」的一些小知識。

關於夏季飲品5個真相

飲料、白開水放過夜還能喝嗎?5個關於夏季飲品的真相

1

飲料、白開水放過夜還能喝嗎?

相對來說,白開水放過夜更安全一些,只要是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飲用水,即便隔夜喝也沒問題,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也不大。但放置時間建議別超過2天,且注意蓋好蓋子以免細菌污染。

飲料就不一樣了,其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糖分,有些還含有蛋白質(比如牛奶、咖啡等),加上合適的溫度和溼度,更利於細菌滋生。有實驗顯示,細菌的增長速度牛奶>果汁>可樂>茶類,因此建議開封后的飲料隔夜就別喝了。當然,細菌也是需要達到一定的量纔會致病,因此,隔夜的飲料真的喝了也不一定就會生病。

2

綠豆湯煮出來是紅色的還能喝嗎?

沒有綠豆湯的夏天哪裏配稱爲夏天!But不知道爲什麼,有時候煮出來的綠豆湯居然是紅的,難道是假綠豆?!

其實這是因爲綠豆中的多酚物質被氧化所致,和煮綠豆的水、鍋具有關:一般用過濾後的純淨水+高壓鍋煮,綠豆湯煮出來就會比較綠;如果用鐵鍋(或其他密封性不強的鍋)+自來水煮就會比較紅。

3

車上放的瓶裝水,曝曬後還能喝嗎?

有時候放在車上的瓶裝水,總是一不小心就忘了喝,有傳言說夏天車內溫度高,暴曬後會釋放塑化物產生致癌物質。其實,礦泉水、飲料的瓶子基本都是PET材質的,這種材質流動性好,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塑性,並不需要使用塑化劑,所以自然也不存在釋放塑化劑。

倒是夏季車內高溫有可能使PET 合成過程中的一些物質釋放到水裏,比如銻(一種重金屬)、低分子聚合物等。不過在國家的一系列標準下,這些小分子物質含量都很低,不至於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總的來說,就是“儘量少喝,偶爾喝喝也不要緊”,畢竟當你真的口渴時,有口水喝比什麼都重要!

4

女性經期可以喝冷飲嗎?

都說女生大姨媽期間不能喫冰的,但其實痛經主要因素是“前列腺素”,這種物質會造成子宮的平滑肌猛烈收縮,導致痛經。一般分泌前列腺素比較多,或者是對前列腺素比較敏感的女性比較容易痛經,但前列腺素與冷飲的關係並不大,所以如果你喝了沒什麼反應,不必顧忌太多。當然,如果喝了不舒服就別勉強了。

5

夏天喝什麼最解渴?

要說解渴,不論哪類飲品都比不上“平平無奇”的白開水,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飲料都添加了糖分、能量,即便是標明「不含糖」的飲料,也基本包含食品添加劑色素、防腐劑、香精等,這些物質代謝需要水分,所以會越喝越渴。至於咖啡和茶,它們所含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能促進水分的排出,但不能補水,也容易越喝越渴。

夏季喝冷飲,這3種做法很危險!

說到夏季喝冷飲,微醫君不得不提醒大家一些事,因爲每年因爲冷飲進醫院的例子還真不少!

飲料、白開水放過夜還能喝嗎?5個關於夏季飲品的真相

飲料、白開水放過夜還能喝嗎?5個關於夏季飲品的真相

飲料、白開水放過夜還能喝嗎?5個關於夏季飲品的真相

1

連續喫冰淇淋:小心“腦結冰”

“腦結冰”其實是一種神經性頭痛的形象說法,也被稱爲“冰淇淋頭痛”,這種頭痛一般是在冷刺激下產生,多出現在大口吃冰淇淋/棒冰/沙冰或喝冷飲後(偏頭痛人羣更多發)。這種疼痛短暫而尖銳,通常在20-60秒內達到高峯,然後會有所減輕,一般不超過5分鐘。

“冰淇淋頭痛”一旦發作,應立即停止食用冷飲,並反覆按摩頭部。如果想快點緩解頭痛,可以嘗試用舌頭頂住上顎,加速上顎恢復常溫。或者喫冷飲的時候慢點,這樣上顎的神經中樞可以有足夠時間來適應溫度變化。

2

喝完冷飲洗熱水澡:血管不好別嘗試

這一條是專門給患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抽菸/喝酒人羣提個醒的,這些人羣本來血管質量就差,容易形成動脈瘤。而局部動脈瘤,又會導致血管壁越來越薄,一旦遭遇冷熱刺激,血管膨脹便加速了動脈瘤的破裂,導致大出血。

因此微醫君建議這類人羣最好定期到醫院做血管方面的檢查,看是否有動脈瘤形成,同時喫冷飲也要悠着點。

3

空腹喝冷飲:容易引發胃穿孔

一般來說,健康的人羣空腹喝冷飲問題倒也不大,最多可能就是拉肚子;但對於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潰瘍的患者來說,空腹喝冷飲卻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比如胃穿孔。這裏說的空腹並不侷限於早晨,也包括6~8小時未進食的狀態。

對於此類患者,建議平時就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除了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外,也要儘可能避免地瓜、土豆等容易產酸產氣的食物,最好戒菸戒酒,多選擇細軟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

夏季冷飲應該怎麼喫?

飲料、白開水放過夜還能喝嗎?5個關於夏季飲品的真相

1.選擇合適的時間

空腹、剛喫完飯時都不宜馬上喝冷飲,容易刺激胃腸道;運動過後或是大量出汗後也最好避免,因爲容易造成血管迅速收縮、產生頭痛、發暈等不適,而且還會導致毛孔宣泄不暢、機體散熱困難。建議可選擇飯後30分鐘、午睡後或下午三四點鐘左右喝。

2.適量喝、慢慢喝

凡事都要遵循適度原則,夏季喫冰飲也是如此,建議不要一次喫雪糕、棒冰等超過2支;冷飲每次以 150毫升左右爲宜;瓶裝冷飲一次別超過半瓶。另外,喝冷飲最好能慢慢喝,這樣對胃腸刺激較小;也可以先在嘴裏含一下再吞嚥。

3.冷飲熱飲間隔半小時以上

一冷一熱交替飲用,首先對腸胃刺激就較大,再者對於牙齒也不好,容易造成牙齒敏感。建議冷飲和熱飲至少間隔半小時再飲用。

4.小於1歲的寶寶、哮喘患者不宜喝冷飲

一週歲以下的兒童腸胃粘膜嬌弱,沒什麼抵抗力,最好不要喫生冷的東西。而哮喘患者對於刺激物的氣道反應較普通人更強,當冷飲經過食管時,容易因氣管溫度驟降產生支氣管收縮,誘發哮喘。

*本文爲微醫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123RF正版圖庫。

*歡迎關注【微醫】公衆號(weiyi_guahao),下載微醫APP,掛到全國搶手的三甲醫院專家號,足不出戶諮詢名醫,獲取更多實用有趣的健康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