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歲娃早教中心遊泳嗆水,家長耗時5個月未拿到400元賠款

如果店方一早就能實事求是,坦誠相待,年輕媽媽楊女士會生氣,但絕對不會爲400多塊錢的保險理賠款耗費近5個月的精力。然而因爲店方的虛與委蛇,讓楊女士的不滿情緒不斷累積,最終讓“要賠償”發展成“要一口氣”‥‥‥事情的起因從她當時剛1歲的孩子在早教中心遊泳嗆水說起。

在早教中心遊泳一歲娃嗆水

時間退回到2019年7月31日,當天楊女士帶着剛一週歲的孩子來到開發區一家名爲“運動寶貝”的早教中心遊泳。

店內監控顯示,孩子套着游泳圈在池裏戲水的時候,拿着一個小噴壺玩耍,而這個過程中孩子自行往臉上倒了一壺水。

由於並非“一對一”服務,工作人員並沒有注意到這一幕,好在楊女士及時發現,監控中她趕緊幫孩子把臉上的水抹掉。

楊女士說:

“ 此後不久我們就離開了運動寶貝早教中心,而很快孩子出現不良反應,吐沫、臉色發白 。我帶着孩子前往就近的醫院,最終經過插管將孩子氣管裏的痰和積液吸了出來,而通過CT發現孩子肺部出現了炎症。”

綜合考慮,楊女士沒讓孩子住院,整個花費產生了800多元錢。

店方態度很好但總是失言和拖延

事後,楊女士覺得運動寶貝存在責任,於是找到了店方,在經過交涉後店方表示可以通過商家入的保險進行理賠。保險大概能報銷400多元,楊女士覺得各承擔一半,這樣就可以了。

在將相關報銷用的材料提供給店方後,楊女士原以爲很順利就能理賠完,沒想到此事一拖就是5個月,而且到最後的結果還是個“無果”。記者翻閱楊女士與店方的聊天記錄發現,這5個月的交涉中,已經從最初的“爲了理賠”發展爲“因爲態度”。

聊天記錄顯示,負責處理此事的店長表示“不能微信轉賬得要個人帳號”,此後表示“你的轉款被退款了,需要開戶行”,此時已經到了10月初,從這些聊天記錄可以判斷,理賠已經審批下來了,只是商家在轉給個人時出了問題。

此後,面對楊女士針對拖延的質疑,店方態度一直很好,微信回覆中包括“我理解錯了”、“我馬上落實”、“今天解決完了我再下班”、“那天真心看着財務轉的款”等,但是理賠款遲遲沒到賬,此時已經到了11月中旬。

家長不滿情緒累積從“爲了錢”到“爲口氣”

“要不就是裝糊塗,要不就是虛與委蛇,要不就是不回信息。”楊女士說,在這個過程中她的不滿情緒不斷累積,她對商家表示“誰都不差那幾個錢,解決問題的態度不是你這樣的”。

“請您再耐心等待下,我會幫您協調好的。”這是店長通過微信發給楊女士的最後一條信息,時間是11月19日,距離事發已經過去了近80天。

之後截止到12月16日,楊女士陸陸續續給對方發過19條信息,但是對方再無回應,楊女士告訴記者,事實上後期自己並不是在意那400多塊錢的理賠款,而是商家這種虛與委蛇的態度激怒了自己。

12月18日,記者聯繫了負責處理此事的店長,但是電話始終沒有人接。而這天上午,壓不住怒火的楊女士來到了早教中心。

當面交涉店長改口稱“保險下來前店鋪就黃了”

眼下,員工還是之前“運動寶貝”的員工,店長也仍然是店長,但是場地經過一番重裝後變成了另一個品牌。

工作人員表示:

“之前的店鋪“黃”了,這是重新開張的另一家機構,她們只是自願留下來的員工。”

當天,店長給楊女士的理由是這樣的:保險理賠款都是打到公司的對公賬戶上,由於之前的公司已經註銷了,賬戶沒了,所以理賠款雖然已經下來了,但是沒地方打,還卡在保險公司。

楊女士說:

“之前說已經理賠下來了,只是沒我開戶行沒有成功轉給個人,現在又說卡在保險公司,沒到公司賬戶,這不自相矛盾嘛。”

耗費5個月精力仍舊被虛與委蛇

採訪中,楊女士告訴記者:

“暫且不論“保險理賠下來前公司賬戶已註銷”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如果溝通中,店方實事求是、實話實說,自己都能理解,或許也早已放棄了追究,畢竟只是400多塊錢,不值得花太多的精力,但是商家這種前後矛盾,虛與委蛇的處理態度,讓人實在生氣。所以,她並沒有罷休,當天她提出要聯繫之前“運動寶貝”的老闆,工作人員依然秉承着之前的辦事風格沒有直接給她,而是說“等晚上回去查一下,再發給你”,但是截止目前楊女士依然沒收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