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午,去毓秀路莲城大道丁字路口幸福万家超市买点吃火锅的食材。在水产柜台那里,买了几个生鲜虾,过秤的时候,价格是十五块七毛多钱,并贴上了条码签。在给我称重之前,称重员给另外一个顾客买的鳕鱼称重。称完鳕鱼又称我买的虾。称完虾,这个柜的另一个男员工说条码有问题,让再称,包括鳕鱼在内。称完重量再次贴条码签时,我听到称重员习惯性的说道:“十五块九。”听到称重员说的价格和上次不一致,我就开玩笑的说道:“刚称的十五块七,怎么又称一次就成了十五块九了?”称重员听我一说,似乎立马有点不自然起来,说加了个标签,重量不一样。我就回道:“一个标签就能重两毛钱?”

这个时侯,称重员也就不再解释,又拿个食品袋,把称好的虾从原来贴了两个条码签的食品袋里拿出来,再装回到另一个食品袋,然后再称重,价钱又回到了十五块七。巧合的是:这个称重员把那个贴了两个条码签的食品袋,很是仔细的收了起来,团了团,放在了称旁边一个旮旯里。

这就是事情的经过。无意间发现的一个“秘密:多贴个标签就可以多两毛钱。”更有意思的是:在我质疑贴一个标签就多了两毛钱之后,那个说条码有问题的男服务员似乎轻声的嘟囔了一句“去皮”什么的话,我也听不太清楚话里的意思。但是,事实是:同一商品,同一价钱,称了三次,三个价钱就出来了。,前后两个基本一致,中间那个多了两毛。两毛钱不多,但让人心里不快:这到底是称坏了,还是人心坏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