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家長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對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視,即使白天工作再忙,晚上也會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做作業。不少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寫作業的過程中,安耐不住自己的脾氣而與孩子發生爭吵。

近日武漢一位家長就在就在管教孩子過程中與孩子發生矛盾,導致她情緒激化,竟一怒之下連服7顆安眠藥。

據瞭解許女士夫婦對兒子的教育很重視。兒子金金(化名)今年7歲,剛上二年級,他們爲了使得孩子更加優秀,不僅給孩子報了五花八門的培訓班、輔導班。晚上還會輪流輔導孩子功課到很晚,平時如此上心,最近孩子臨近考試,他倆神經也跟着緊張起來。

母子之間的矛盾升級的"導火索"是一道數學題,許女士前前後後花了半個小時給孩子分析講解題目的做法,並詢問孩子是否掌握解題方法,讓孩子做了一遍還是不會,許女士感到怒火攻心,嚴厲批評了孩子幾句。誰知孩子不耐煩地回了自己幾句,就和孩子吵了起來。

丈夫聽到後,平息了雙方情緒,讓妻子回臥室先休息,自己接手孩子的輔導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妻子感覺自己情緒焦躁不安,就平穩下心態休息,於是連服了7磕安眠藥,服用之後。雙眼發黑,頭部眩暈。趕緊告訴丈夫情況,隨後,丈夫立馬把她送到武漢第四醫院就診。

"這是第一次見到家長因輔導作業而服用安眠藥的情況",該院消化內科丁祥武主任介紹,該科類似病例患者多是由於夫妻關係、婆媳關係而引發導致,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他提醒,安眠藥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一定劑量的安眠藥能有效助眠,過度服用,則會導致藥物中毒,嚴重時甚至會致死。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孩子的課業負擔也越來越重,家長由於要處理生活、工作各方面的事物精疲力竭,心態煩躁。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難免會由於與孩子的溝通問題導致矛盾升級,此類想象近年越來愈多,慢慢成爲了社會問題。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多是由於家長處理溝通問題不當所導致。

2018年10月29日, 南京總醫院接診了一位33歲的年輕媽媽, 因爲孩子寫作業磨蹭,導致頭部一根

血管分支堵塞,引發中風

南京總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劉玲介紹,病人自己描述,平日對女兒要求比較嚴格,隨着孩子學業加重,自己要陪孩子寫作業到很晚才結束。

發病當天,已經晚上 10 點半了,孩子的作業不僅還沒有寫完,還在那裏磨蹭,導致這位媽媽情緒激動,大聲斥責孩子,亢奮的情緒影響到了身體狀態,這位媽媽出現了口角歪斜等中風症狀。

病人當時沒有在意,以爲是當時情緒過激所導致,過了幾天不見好轉,到醫院檢查才得知,腦部有一個急性腦梗的病竈。

每一個陪孩子寫過作業的家長 都是下凡歷劫的神仙, 經歷完"九九八十一難", 便能立地成佛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沒有最"坑爹"只有"更坑爹",網上的曝光的因輔導孩子,導致家長髮生意外的案例還不少。

病症:骨折

要命指數:★★★

病症:心梗

要命指數:★★★★★

病症:突發腦溢血

要命指數:★★★★★

看了這麼多讓人感覺陪娃寫作業不僅是個勞神費力的苦差事,還是個隨時可能要命的高危職業,不禁讓人對教師這個行業肅然起敬[手動捂臉]。

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候注重以下幾個方面,效果會更好

1、溫馨的學習氛圍

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減少焦慮進而更專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使得學習更加高效,家中最好給孩子開闢獨立學習空間,不要讓孩子在飯桌、客廳等場所學習。避免把電視機、音響等聲音開得過大影響孩子學習,分散他的注意力。

2、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

人與人是有差異的,更不用說有年齡代溝的父母和孩子了。父母那個時代的學習方式和思維習慣不可能適應孩子,要有意識培養孩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不要有問必答,要讓孩子多思考,多想。要讓孩子學會計劃學習,安排學習任務。

3、放平心態和孩子溝通

據調查,成績優異的孩子父母大都屬於理智穩定型,不會出現極端化情緒起伏,這影響到他們孩子的性格比較沉穩,對待學習有堅定的目標和態度。

用暴躁的態度對待孩子,只會讓孩子屈服於你的威懾,但長期會導致孩子處在一個焦躁不安的情緒中,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對待孩子要態度溫和,不要總是端着一個家長架子高高在上對孩子呵斥辱罵,以一個朋友的心態平等交流和傾聽孩子會更樂於接受。

養兒不易,尤其是陪伴孩子學習更是對家長的考驗,我們只有用溫柔和耐心來對待,和孩子相處需要的不是你能力有多強,更多是需要一種與孩子相處的智慧,尊重和理解纔是精髓,尊重孩子人格,理解孩子身心發展特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