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可能,現在誰不知道手機、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應該很少有家長做出這樣的行爲吧,但事實是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現在在一些家庭中,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爲了孩子聽話、不淘氣,和能去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會放任孩子沉迷於"垃圾快樂"。

現在在一些家庭中,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爲了孩子聽話、不淘氣,和能去幹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會放任孩子沉迷於"垃圾快樂"。

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總是不聽話,一些媽媽就會用手機誘惑孩子,你要是在這邊乖乖坐好,我就讓你玩會手機遊戲。

孩子正處於愛玩遊戲,對電子產品出瞞着渴望的年齡,所以就會特別積極的按照家長的要求,坐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玩遊戲。

通常一玩起來時間就沒了限制,幾個小時匆匆就過去了,家長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反而覺得孩子能聽話,自己感到很省心。

還有些家長,自己想出去和朋友聚會,但是有沒有辦法把孩子帶着一塊出門,自己出門的話,孩子不是哭就是鬧着不讓出去。

沒辦法啊,就會跟孩子說給你玩家裏的電腦,媽媽就出去玩一會,你好好待在家裏行不行,這麼大的誘惑孩子當然沒有辦法拒絕了。

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可能,現在誰不知道手機、電腦這些電子產品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應該很少有家長做出這樣的行爲吧,但事實是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

前段時間就有一個瀏覽量超高的視頻,視頻裏是正在上網課的孩子,一個趴在旁邊睡覺,那還知道老師在講些什麼內容;另一個是沒有睡覺,但是電腦裏放着網課,手機裏玩着遊戲,還有人手裏拿着薯條漢堡,光顧着喫零食了。

這樣的姿態下學習,怎麼能學習到知識呢,垃圾快樂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1.沒有上進心

這些孩子不願意學習,對於發下來的試卷,只是草率的看一眼自己的成績,對於自己哪些地方做錯了,哪些東西還需要改進,根本不在乎。

如果在上學期間,學校要求的時間是七點10分,他一定是趕在這個時間的最後,才進校園,甚至有更過分的情況,起牀的時候看見時間七點了,覺得反正10分鐘也來不及趕到,索性讓父母請個假,睡上一早上下午再去上學。

2.有害身體健康

長時間連續玩手機,不管是看視頻還是玩遊戲,都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一些影響。

會造成孩子的情緒低落,出現頭暈眼花,雙手顫抖、身體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焦躁不安、血壓升高,甚至是睡眠障礙等行爲。對於孩子沒有上進心,家長應該怎麼辦?

1.尊重孩子的自尊

家長不要總是去批評孩子,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經常的批評和指責,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變得厚臉皮。

孩子對什麼都不去在乎的時候,就更加不會積極上進。孩子只有懂得了自尊纔會追求更高的成績,纔會努力積極上進。

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站在平等的地位與孩子溝通。懲罰孩子的時候也要多加註意方法,給孩子灌輸一些道理,而不是總是說教。

2.讓孩子有成就感

家長要多去了解自己孩子,發現他的興趣,在他擅長的方面多給予肯定,讓孩子體會到成就帶來的快樂。

帶孩子多去參加一些他感興趣的活動,是一種增強他信心的辦法父母鼓勵孩子展示自己的優點,可以幫孩子樹立信心,孩子積極上進的動力會越來越足。

3.多去鼓勵孩子

當孩子在某個方面獲得成績時,就又會想在其他方面取得成績,獲得別人的肯定。

成績帶來的快樂能讓孩子積極上進,不斷發展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標。在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榮譽感。

在培養孩子榮譽感的時候,父母要注意不能讓榮譽感變成孩子追名逐利的藉口,造成孩子與人攀比,過分虛榮。

父母要用正確的榮譽觀引導孩子,告訴孩子該以什麼爲恥以什麼爲榮,這樣榮譽感才能成爲孩子向上的動力,父母教育的缺失,纔是孩子癡迷垃圾快樂的根源。

希望家長都能用愛和陪伴填充孩子的心靈,用以身作則,引領孩子向成功的道路邁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