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难道,中国人果真不该过“洋节”吗。不过“洋节”,为什么一定要拿中国人说事呢。

原标题: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过“洋节”

某地又发通告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不过“洋节”成为自觉行动,云云。

每年到了12月,都会听到一些人大声疾呼,拒绝过“洋节”的声音,似乎是说得振振有词。

我是中国人,拒绝过“洋节”,这话,粗看起来,蛮有道理的样子。是呀,不就是过个节吗?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的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作为中国人,又不是没有节日可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这么多的节日,想过什么节也不缺啊。

你看,春节,就内涵广博,吉祥,喜庆,团圆,等等,都包含其中。要追念先祖,有清明节。端午节,纪念屈原,吃粽子,插菖蒲,挂艾草,这节日文化,蕴含丰富。中秋节,吃月饼,赏月,诗情画意,多好。想要外出游玩,想要谈个恋爱,都能找到合适的节日。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缺节日。况且,我们还创造出了一些现代节日呢,比如520,我爱你,发红包也好,约会也好;比如双11,光棍就过棍节,有钱就购物狂欢,多好。

看来,这“洋节”,不过也罢。没有“洋节”,这日子一样过,也有的是节日可以过。

这“洋节”,不过就不过。可是,一定要说,我是中国人,拒绝过“洋节”,这就有点扯淡了。

不过“洋节”,为什么一定要拿中国人说事呢?难道,中国人果真不该过“洋节”吗?

要知道,中国人当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信奉基督教的。这中国人信奉基督教,可是光明正大的信,宗教信仰自由嘛,是受法律保护的。他们要不要过圣诞节呢?他们过圣诞节,是不是就不配做中国人呢?

再者说,中国人过“洋节”,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比如,很多人都会进庙烧香拜菩萨,要说起来,这佛教,也是来自外国,并不中国土生土长的。和尚念外来的经,有两千来的历史了。马上就要来临的腊八节,就受到佛教文化的很大影响。我们对人们过腊八节又该如何看待?能不能说,过腊八节的人,就不配做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确实不假。但是,在中国这条历史大江中,也汇进了不少外来文化,这也是事实。这节日,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我是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过“洋节”,殊为不解。

我是中国人,拒绝过“洋节”,可以理解为对“洋节”的一种抗拒。作为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抗拒“洋节”,这个逻辑,好像很难说得通。

如果说,因为是中国人,就不该过“洋节”,那么,我是中国人,要不要用阿拉伯数字?这阿拉伯数字,明显就与中文的一二三不一样。中文有一二三,为什么还要用阿拉伯数字123?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学英语,难道中文不够你说话写字用么?

这电脑、手机、网络,也是来自于西洋的,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这玩艺?要传达什么信息,难道就不可以修书一封,这“见字如面”的感觉,不是更有文化气息?

再者说,看到外国人,也看重孔子的思想,我们就很高兴,看到外国人也过春节,而一说“洋节”,就要以“我是中国人”的名义加以反对,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

更有甚者,有些人明明穿着西装革履,却要用着电脑手机在网络上大声疾呼:我是中国人,拒绝过“洋节”。这,到底是几个意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