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官场,等级差别随处可见,从级别待遇到排位顺序,再到座次安排,林林总总,枝细末节中,都可以看到等级差别的影子,也就能够随时体现权势大小的存在感。而在不少地方,为了减少媒体报道时对官员排序的失误,党政办公室会专门拟出一份官员排序名单来提供给媒体,而一旦因官员调任而出现官员变动,办公室没有来得及向媒体通知排序名单,一些有经验的记者在发稿前,会专门致电党政办公室请示官员的排序问题。

原标题:对于平等,我们只是假装喜欢,其实我们很享受等级差别

人人平等,好不好?似乎没有反对人人平等。但是,具有到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很不喜欢人人平等的,我们还是更喜欢等级差别。

社会的秩序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了政治精英所作出的社会制度安排。而政治精英因为自身已经获得了权力,往往会有意有意地认同,甚至是强化等级差别的存在。因为只有等级差别的存在,才能凸显权势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存在等级差别,从哪去找权势的优越感呢?

也正因为如此,官员就特别强调行政级别,有一些官员明明是副职,就必须要强调自己享受正职待遇,办法就是后面加一括弧,注明享受正职级别。

在官场,等级差别随处可见,从级别待遇到排位顺序,再到座次安排,林林总总,枝细末节中,都可以看到等级差别的影子,也就能够随时体现权势大小的存在感。以至于,在媒体上出现的官员名单,甚至是在送花圈官员的名单中,排位顺序有所变化,一些研究者都能从中窥测到一些政治异动。

而在不少地方,为了减少媒体报道时对官员排序的失误,党政办公室会专门拟出一份官员排序名单来提供给媒体,而一旦因官员调任而出现官员变动,办公室没有来得及向媒体通知排序名单,一些有经验的记者在发稿前,会专门致电党政办公室请示官员的排序问题。

即使是在当下的中国,已经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轨道之中,中国人对等级差别,还是会在有意无意中加以认同并不断进行强化。君不见,在领导干部培训中,“国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向领导干部推荐的书目中,也一定包含有“国学”书籍。不能不说,儒家等级差别的观念,其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念念不忘甚至推崇备至,在其明确的意识或是潜意识中,就包含有对等级差别的认同,或是有意识的强化。

甚至有些和尚印的名片,都要在后面加一个括弧,标注“正处级”。你一个和尚,都出家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况且,佛家思想还强调众生平等呢,怎么一到自己身上,就必须要加一括弧,标明“正处级”呢?

对于普通人呢,其实也是不愿意平等的。比如,你要让老师与学生平等,老师就极不乐意。你要让父母与儿女平等,很多父母会感到匪夷所思。你要让婆婆与儿媳平等,做婆婆的其实是心存抵触情绪的,十年媳妇熬成婆,凭什么现在就要与儿媳平等呢?毕竟大一辈,是吧?就算是夫妻,这总是平等的吧。其实,在很多家庭之中,夫妻总是存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很难找到真正的平等相待。

如此等等,普通人其实也可以在许多地方找到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是不愿意人人平等的。

主张兼爱的墨子,被孟子痛骂为“禽兽”。可见,在主流的传统思想中,很难找到“平等”的思想资源。“平等”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鼓吹复兴“国学”来疗救世道人心的人们,不知想过没有,严重缺乏“平等”观念的“国学”,怎么能够适应强调“平等”的现代文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