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筆者寫了一篇貼文,講了唐朝的一次“詩文決鬥”搶親的故事。唐朝有位著名的詩人,名叫李郢。李郢愛上了一個美女,就上門提親。

另外一個公子哥,也愛上了這位美女。李郢和公子哥同時向美女提親,美女的家長左右爲難。最後的解決辦法,是李郢和公子哥用“詩文決鬥”。李郢和公子哥每人當衆賦詩一首,李郢技高一籌,結果是抱得美人歸。

我那篇貼文發出去之後,閱讀量爆棚。網友“南山善者”回帖問我說:“詩文決鬥爭老婆的典故很有趣,正史上有沒有比武招親搶老婆的典故呢?”

宇文泰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網友的提問,讓我想起了正史記載的一次“比武招親”的典故。今天就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與列位看官分享。

北周時期,扶風竇氏出了一位高帥富,名叫竇毅。竇毅的妻子,是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的女兒襄陽公主。竇毅與襄陽公主,生下了女兒竇氏。竇氏的父系血統和母系血統,都十分高貴。竇氏天生聰慧,而且長得十分漂亮。

竇毅覺得女兒將來肯定不同凡響,不想把女兒嫁給普通的公子哥。竇毅爲了讓女兒覓得如意郎君,就搞了比武招親。竇毅設立了屏風,在屏風上畫上孔雀。竇毅放出風聲:“哪位公子哥能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可以娶我的女兒。”

竇皇后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長安城的公子哥,聽到了竇氏比武招親的消息,紛紛去參加比賽。一衆公子哥張弓搭箭,卻無人能射中孔雀的眼睛。唐國公李淵登場比武,但見他張弓射箭,連續兩次命中孔雀的眼睛。李淵技壓羣雄,取得了比武招親的勝利。竇毅兌現諾言,把女兒竇氏嫁給了李淵。

這件事情,典出《新唐書.列傳第一》,原文是:“畫二孔雀屏間,請昏者使射二矢,陰約中目則許之。射者閱數十,皆不合。高祖最後射,中各一目,遂歸於帝。”

李淵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竇氏嫁給李淵之後,與夫君恩恩愛愛。夫妻二人生下了五個子女,分別是:嫡長子李建成、嫡長女平陽昭公主、嫡次子李世民、嫡季子李玄霸、嫡幼子李元吉。

李淵太原起兵的時候,除了早夭的李玄霸之外,其他的嫡子嫡女,都立了大功。李建成和李世民各領一支兵馬,向長安城殺去。李元吉則是留守太原,替老爹守住了老巢。平陽昭公主跑到鄠縣老家,把別墅賣了。用賣別墅的錢,拉起了一支隊伍。

李建成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等到李淵帶着李建成和李元吉打過黃河的時候,平陽昭公主的人馬,已經發展到七萬多人。平陽昭公主把隊伍交給老爹,李淵讓李世民接管姐姐的人馬。李家的二子一女在老爹的帶領下,殺進了長安城。

李淵登基稱帝,讓嫡長子李建成當太子,讓嫡次子李世民領兵出征。李淵當皇帝之後,廣納嬪妃,開啓了一三五七九播種,二四六八十造人的模式。李淵的付出,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平陽昭公主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淵晚年,一共生了三十個子女。再加上李淵起兵前生的四個嫡子、一個嫡女、一個庶子、五個庶女。李淵一共生了四十一個子女,其中有兒子二十二個,女兒十九個。

李淵的兒子,有一個大唐太宗文皇帝,一個隱太子,外加二十個親王。李淵的兒子裏面,有一個看起來傻傻的李元嬰。李元嬰爵封滕王,南昌的滕王閣,就是李元嬰修建的。李元嬰擅長裝傻充愣,李世民、李治、武則天都以爲他傻,都懶得殺他。

李元嬰富貴善終,他繼承了父親超強的生育能力,留下了十八個兒子。在李家諸王遭到武則天清洗的情況下,李元嬰的兒子們繁衍生息,成了李氏家族的一個重要分支。現在的李姓人士,有很多人是滕王一脈。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生了十四個兒子,他的嫡系子孫,世世代代是大唐天子。李世民的子孫繁衍生息,成了李姓人數最多的分支。

現在的太宗系和滕王系子孫加起來,少說也有幾千萬人。李姓是我國目前人口第一多的姓氏,李淵的子孫是李姓人口最多的分支。李姓能成爲人口第一多的大姓,李淵可謂是功不可沒啊。

本文史料來源:《中華姓氏大全集》《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