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喫五穀生百病”,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碰上個頭疼腦熱、感冒發燒的小毛病。因此,很多人都習慣在家裏放些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

但有些常用藥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安全,甚至有的在國外已經被禁用了。

1

這些常用藥並沒有那麼安全

維C銀翹片

維C銀翹片的主要成分是維生素C、山銀花、連翹、馬來酸氯苯那敏(抗過敏)、對乙酰氨基酚(解熱鎮痛),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

但據2004年1月1日~2010年4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顯示,有關維C銀翹片的病例報告數共計1885例,嚴重病例報告共計48例。可引起全身發疹型皮疹、肝功能異常、過敏性休克、間質性腎炎、白細胞減少等反應。

不僅如此,維C銀翹片還可能存在以下風險:

維C銀翹片中含有的對乙酰氨基酚在80%的感冒藥中也都存在,如果在服用維C銀翹片的同時,還服用了別的感冒藥,可能造成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引發嚴重的肝損傷,甚至器官衰竭乃至死亡。

因此,一定要注意用法與用量,以免相同成分攝入過多,引發不必要的風險。

複方甘草片

複方甘草片也是很多人用來治療咳嗽的常用藥,但它在國際上被列爲受管制物品。有報道稱,2014年一華人攜複方甘草片赴美,被認爲攜帶違禁物品,判5年不得入境。

複方甘草片屬於複方製劑,除甘草外,還含有樟腦、苯甲酸鈉、阿片粉等物質。其中主要起到鎮咳作用的是阿片粉,而阿片粉即鴉片,連續服用有上癮的可能,18歲以下人羣風險更高。

甘草片中的甘草酸還可能造成低血鉀症、浮腫、血壓升高等情況,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也並非安全的止咳藥物。

此外,大家還需要明確的一點是:

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且咳嗽是一種自我保護反射,有助於廢物或異物的排出。如果在不明確病因的時候盲目服用止咳藥,會掩蓋病情造成誤診或影響後續治療。不過, 若是咳嗽嚴重到影響作息,或者痰液過於黏稠不易咳出,可視情況使用一些止咳化痰類藥物。

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也叫病毒唑,常被人們用來對抗病毒,治療感冒。但實際上,這幾乎不管用。

因爲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常是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而利巴韋林除了聯合干擾素治療成人丙肝以外,僅被有限推薦用於免疫抑制患者重度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霧化治療。

換句話說就是,利巴韋林對普通感冒幾乎沒有效果,除非是少見的合胞病毒感染引發的感冒。

不僅如此,所有的動物試驗都顯示,利巴韋林具有明顯的致畸作用或胚胎影響,即使是1%的治療劑量,也有明顯致畸的可能性。所以,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備孕人羣應該適當遠離。

安乃近

安乃近的主要成分是氨基比林和亞硫酸鈉,它也是一種常用的退燒藥,但其副作用卻不容忽視。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服藥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和死亡的案例。

氨基比林的作用是退熱止痛。但有資料顯示,服用了氨基比林的病人有末梢血中白細胞減少、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感染的情況存在。而且在1934年,美國有1981人因服用了氨基比林而造成死亡。

安乃近因含有氨基比林,作用與其類似,因此已在30多個國家被禁用或限用

嗎丁啉

嗎丁啉(多潘立酮片)常被不少人用於治療或緩解胃痛、胃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症狀。

但2014年4月,歐洲藥品管理局發佈報告稱,“多潘立酮與嚴重心臟疾病風險相關”

同時,歐洲藥品管理局還建議應僅將其用於緩解噁心嘔吐症狀,不再用於脹氣燒心等症狀,且使用時間應不超過一週

諾氟沙星

諾氟沙星能阻礙細菌DNA的複製,對細菌有抑制作用,常用於治療腸炎痢疾。但很多急性腹瀉的人也常用它來治病,殊不知,急性腹瀉多是病毒引起的,諾氟沙星幾乎沒有作用。

不僅如此,長期服用諾氟沙星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還會導致腸道菌羣失調,影響腸道健康。它還能延緩未成年人骨骼發育,已被規定18歲以下人羣禁用。

匹多莫德

匹多莫德是一種免疫增強劑,能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加速誘導免疫應答反應。

近年來,它也成了很多人的常用藥。有數據顯示,2016年,匹多莫德在國內等級醫院的銷售額達到35億,零售藥店的銷售額達到4.27億。

但如此暢銷的藥,卻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在國外醫學臨牀還處於試驗階段,療效尚不明確。

今年3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明確將其定爲3歲以下兒童禁用藥品。

2

規避用藥誤區

遠離健康隱患

除了上述不那麼安全的藥物以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用藥誤區,也值得大家注意。

誤區一:常喫潤喉片能護嗓

潤喉片的主要成分是藥不是糖,如果時不時就含一片,容易降低口腔免疫功能,造成食慾下降、口腔潰瘍等症狀。

誤區二:中成藥可以隨便喫

很多人認爲中成藥沒有副作用,或者副作用很小,服用時就沒有那麼多禁忌。其實不然,一些中成藥的副作用也是值得重視的。

比如:清熱去火的牛黃解毒丸,含有大黃、冰片、黃岑等性質寒涼的藥,多服易傷脾胃。而且其中的雄黃含有砷,長期服用可能引發砷中毒。所以,連續服用牛黃解毒丸的時間應控制在3天左右,不宜超過5天。

誤區三:不良反應多的藥不安全

藥品說明書上通常會註明服藥後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有的人看到那些不良反應多的藥,就覺得不安全。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

通常來說,列舉出來的不良反應越多,也有可能說明這種藥的研究越透徹,越有助於人們規避風險。反而是部分不良反應尚不明確的藥,其風險可能更大。

誤區四:土方偏方有奇效

常言道“病急亂投醫”,一些久病不愈或病情較重的人爲了擺脫疾病的折磨,四處打聽治病方法,很多“包治百病”、“效果神奇”的偏方就應運而生。

但這些偏方不僅療效令人懷疑,還可能存在藥材配伍不合理、毒副作用大等情況,反而有加重病情或引發其他病症的風險。所以,生病後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就醫,並保持良好的心情,更有助於疾病康復。

3

藥品存放有講究

定期清理很重要

除了正確用藥以外,藥品的存放也是有講究的。

分類存放

藥品應按照不同種類存放在藥箱不同地方,以免慌亂之中拿錯。有特殊要求的藥品應放在適宜的環境中,如:有的藥品需要避光存放;有的藥品需要冷藏保存。

此外,藥品存放建議保留說明書,且不要改變原包裝,如單獨包裝的膠囊不要一顆顆拆下來裝進藥瓶,以免破壞原本的真空環境,影響藥效。

定期清理

定期(3~6個月)檢查藥箱中藥品的保質期,過了保質期的藥應及時更換,以免服用後引發不良反應。可以將過期藥品交給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處理。

沒有到保質期的藥,如果發生性狀改變(藥品顏色變化、液體藥出現絮狀物等),也要及時清理。

此外,開封后的眼藥水、眼藥膏、口服液,或醫生開的用紙包着的藥,建議在一個月內用完。如果沒用完,有些也不宜繼續用了。

來源:科普中國、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編輯:唐洪瓊

主編:張   韜   陳長青

監製:劉文婭   姜   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