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播出不久的《大明風華》中的太子朱高熾雖然只是配角壓力也不小,但他和父親、兒子、妻子、兄弟的家庭生活戲真實有趣,給這部表現明朝皇權殘酷更迭的戲裏增添了些許溫暖的喜劇色彩。《鶴唳華亭》和《大明風華》都正在優酷上熱播,本該是存在競爭關係的兩部古裝劇,由於劇中的太子都處境艱難,感覺他們完全可以抱在一起兮兮相惜。

年底古裝劇扎堆來襲,繼《鶴唳華亭》《慶餘年》《劍王朝》等輪番上陣後,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也在12月中旬正式上線。

在表現帝王將相的古裝劇裏,後宮一般以大女主爭寵爲主,如去年的《如懿傳》及更早的《甄嬛傳》。今年古裝劇更喜歡把重心放在朝堂爭權上,如《鶴唳華亭》基本就是看太子如何與層出不窮的反派做鬥爭。

而剛剛播出不久的《大明風華》,原名《大明皇妃孫若微傳》比較像大女主傳奇,現在改名後則更有正劇範,也是有意在提升格局。

當《鶴唳華亭》播出大半後,羅晉飾演的太子蕭定權越來越難,他身邊所愛之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他在背鍋洗冤再背鍋再洗冤,此消彼長的爭鬥中越來越孤立無援。

而戲外的觀衆因爲劇情過於虐心,看不到愛哭的太子有“搏鷹之心”的魄力,甚至也想棄他而去。

此時,另外一個又難又慫的太子朱高熾雖不是主角,也默默在《大明風華》中上線。他是由飾演過狄仁傑的梁冠華扮演。從剛剛播出的幾集劇情看,他是一個減肥困難、體弱多病,容易受到驚嚇的太子。

在被王學圻扮演的明成祖朱棣問話時,他總是戰戰兢兢,邊哭邊顫抖,處境似乎和蕭定權一樣艱難。

《鶴唳華亭》和《大明風華》都正在優酷上熱播,本該是存在競爭關係的兩部古裝劇,由於劇中的太子都處境艱難,感覺他們完全可以抱在一起兮兮相惜。

當一個宋朝太子和一個明朝太子隔空呼應“我太難”時,當代“社畜”似乎也能從中找到些許共鳴。

何爲社畜?字面意思“社會的牲畜”,是現在疲於爲生活拼命,被壓迫依然頑強的上班族喜歡用得自嘲詞。

現在的影視劇爲何不約而同的把宮廷爭奪王權的太子塑造的和社畜有一樣“難”?對比《鶴唳華亭》和《大明風華》兩個“難神”太子,或許能找到答案。1、自古太子命途多舛

《鶴唳華亭》雖是架空劇,故事背景沒有具體指明,但劇中服飾、道具、禮儀等都高度還原宋朝,而《大明風華》有明確的歷史依據,觀衆對明朝皇帝朱元璋、朱棣等都不陌生。

兩個朝代裏的太子都被威嚴的父皇提防着,身邊兄弟更是千方百計的打壓,還有各方勢力的拉鋸制衡。

從有史實依據的《大明風華》說起,歷史上的太子確實不輕鬆。朱高熾的父皇明成祖朱棣文武雙全,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帝,從侄子建文帝那暴力奪來皇位。父皇的帝位不是名正言順坐上的,自然會對處於太子之位的兒子有所忌憚,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劇中借有造反之心的二弟漢王之口還提到了唐朝的“宣武門之變”,這段歷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上位史,也是太子李建成的悲催史。這個歷史事件給許多皇族後代中有奪嫡篡位之心者提供了“師出有名”的藉口。

由於歷史是勝利者抒寫的,那些在奪嫡多位大戰中失敗的太子一般都會被描述成昏庸無能,就算出身正統也得優勝劣汰。

而很多表現不是太子繼位或者不以太子爲主角的影視劇裏,太子常常是作爲功能性角色,不是壞就是蠢。比如清宮戲裏常有的“九子奪嫡”大戲,注意力基本都在八王和老四身上,裏面的太子存在感非常弱。

而朝代架空的《琅琊榜》中的太子則屬於一開始拿着好牌,打着打着就輸了,是利用太子這種天然身份優勢達到欲抑先揚的戲劇效果。

現在《鶴唳華亭》讓太子蕭定權成爲主角,出生正統,頭腦聰明,爲人正直,人物形象很豐滿。但就是不給他主角光環,讓他處於層層疊疊的困境中無徹底的反擊之力。

他和父皇有嫌隙常常被壓制,恩師爲他身死,初戀相見不相識,連懷有身孕得太子妃也保護不了,而且他一刻不能放鬆,明裏暗裏的敵人始終對他虎視眈眈。

當然,他偶爾也憑聰明才智突圍,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如剛開始的冠禮案和春闈科考案,但這些微小的甜頭很快就被後面更大的痛苦摧毀,真是虐的的難以言喻

歷史上的太子處於高位,本就“高處不勝寒”,被艱難的洗禮符合歷史規律。而古裝劇把“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設置在太子身上也更有發揮空間,這符合戲劇衝突的需要。

所以不管是從歷史規律還是戲劇矛盾出發,也不管太子是主角還是配角,他都得承受“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得考驗,或悄無聲息的被淘汰或犧牲他人艱難而孤獨的上位。2、當今社畜感同身受

古裝劇終究是拍給現代人看得,王權爭奪和現實生活看起來南轅北轍,但劇中人物之間的感情羈絆,求而不得的遺憾,生存壓力下頑強爭取的倔強,還是能讓廣大社畜感同身受。

看看《鶴唳華亭》和《大明風華》兩個太子,生在帝王家,都在給親爸打工,不能自由選擇僱主。要想站穩腳跟,他們還得拼各種資源。

《鶴唳華亭》中的蕭定權要拼舅舅、拼老師、拼丈人。

《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熾則主要是拼兒子,因爲他的父皇青睞由朱亞文飾演的太孫朱瞻基,即本劇的男主角。

社畜們雖然主要得靠自己努力改變窘境,但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無奈,從而也有一種被關愛的感覺。

特別是《大明風華》,目前播出的劇集裏朱家父子雖然也在爲權力劍拔弩張,但他們日常交流卻處處有着真實的生活氣息。

鐵血精明的朱棣在外征戰回朝第一件事就是要讓監國一年的太子彙報工作,更是在半夜檢查他批的奏章,睡夢中將他叫來問話,像極了在工作中996的社畜被老闆突擊查崗。

《鶴唳華亭》和《大明風華》裏太子不僅只是靠艱難來引起同病相憐的共鳴,更重要的是他們面對重重壓力依然能克己的態度很有激勵意味。

比如《鶴唳華亭》中開篇的冠禮案是太子贏得最漂亮的一場也最能體現他的君子之風。扳倒齊王后,他送皇上一段話:“饞豈有端,罪實無名,全君臣義,成父子親,家國永安,天下太平,君子今日,百罹成人。”

這句話可能一下子不能完全看懂,但結合劇情表達的是就算他和齊王激烈交鋒依然會給對方留有餘地。正是這種寬厚讓他逃脫被構陷,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邪惡是邪惡者的墳墓,善良是善良者的自救。

《大明風華》中的太子朱高熾也一樣,他看似窩囊,實則大智若愚,他的父親朱棣雖然比蕭定權的父親多些溫情,但也是動不動就拔劍考驗他是否會真的殺害兄弟。朱高熾之所以能在父親一次次逼問中全身而退,也是靠着他內在的仁厚在支撐。

古裝戲裏的太子在尖銳矛盾下負重前行,照應到現實中爲生活奔忙的我們就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結語

《鶴唳華亭》劇情已過大半,太子蕭定權事業線還沒出現絕地反擊,感情線也一直沒“發糖”,底色註定是悲涼的。但誰不是一邊失望一邊前行,這部悲情的劇很有現實意義。

而播出不久的《大明風華》中的太子朱高熾雖然只是配角壓力也不小,但他和父親、兒子、妻子、兄弟的家庭生活戲真實有趣,給這部表現明朝皇權殘酷更迭的戲裏增添了些許溫暖的喜劇色彩。

對於忙於生計的普通人來說,閒暇時看劇主要需求是下飯輕鬆以釋放壓力,關照現實以獲得共鳴。這些又虐又爽,又悲又喜的影視劇,正是我們的首選。

魯迅曾說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將那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這句話他真的說過,追劇的我們深以爲然,因爲不管悲劇還是喜劇,能從中找到價值感的就是好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