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17日發佈消息顯示,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上海市金山區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目前,我國有十多個省份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豬瘟疫情蔓延,上有各部門的防控措施,那下到普通老百姓該怎麼做呢?大衆的第一應急反應多半是:少喫豬肉或不喫豬肉!

所以,問題來了,對於“無肉不歡”的人來說,此時節什麼肉可以替代豬肉呢?魚肉!尤其是鯽魚,不但能撫慰大家“不敢喫豬肉”的恐慌,也是冬季最宜喫的滋補食物。

中醫認爲,鯽魚性味甘、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健睥利溼、和中開胃、活血通脈、溫中下氣的功效。李時珍讚美冬鯽:“鯽喜偎泥,不食雜物,故能補胃。冬月肉厚子多,其味尤美。”

現代醫學也認爲,鯽魚具有溫補脾胃、消腫之功效,可用於脾胃氣虛或陽虛所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納少無力等症,尤以療治脾虛水腫最宜。

民間素有喝鯽魚湯的飲食習慣,牛乳一般的白亮湯汁,熱湯入口,不但鮮美甘甜,一身寒氣驅散殆盡,頓覺舒貼貼、滋潤潤。

鯽魚用於疾病的食療,因搭配的食材不同,所防治的病症也不同,養生君下面就爲大家推薦三則鯽魚的藥膳湯。

(1)鯽魚豆腐湯

【原料】大蒜、姜、蔥,豆腐150克、鯽魚500g;

【做法】先用大蒜、姜、蔥煎,直到鯽魚被煎成金黃色,然後一次性放水,500g的魚放750g的水,一次性放足水,放150克豆腐,一直沸水熬湯,熬到豆腐有蜂窩狀最佳,大約熬湯15分鐘左右,在即將起鍋的時候再放鹽。

【做法】這道菜十分適宜秋冬進補,可潤膚降燥。

(2)鯽魚塘葛湯

【原料】大蒜、姜、蔥,塘葛菜200克左右、鯽魚500g;

【做法】先用大蒜、姜、蔥煎,直到鯽魚被煎成金黃色,然後一次性放水,500g的魚放500g水,一次性放足水,大概10分鐘後,放200克左右的塘葛菜,兩分鐘後,再放鹽,最後起鍋。

【功效】塘葛菜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全株均可供藥用,性涼、味微苦、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活血通絡的功效,和鯽魚一起煲湯,十分滋補,對中老年人腰痠背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黃芪鯽魚湯

【原料】鯽魚一條,黃芪15—20克;

【做法】鯽魚去鱗及內臟,先煎黃芪,半小時後下鯽魚,魚熟後加人調料調味即可,飲湯食魚。

【功效】黃芪擅長補氣,適當服用能溫補氣血、健脾昇陽,有助增強體質,適合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羣;健脾暖中的鯽魚加上黃芪一起煲湯,非常補氣,可用於氣虛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病的調養及治療。

(複製Sunny-20180520,添加主編養生君,諮詢更多養生知識)

點擊下面的標題,閱讀更多養生文章:

一個傳承千年的補腎烏髮方,央視專題推薦,出自藥王孫思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