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半个多世纪以来,银河系丢失了大量恒星,没有人知道它们去了哪里

“穹苍之上,一片寂寥,群星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阿瑟·克拉克《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左图旧照片正中的恒星,在右图(2019年拍摄)中消失了。Beatriz Villarroel

恒星并不能永恒存在。一旦它们的核燃料耗尽,就会消亡。

恒星寿终正寝的方式可以确认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缓慢地发展成行星状星云和白矮星;另一种则是突然爆发成为超新星。

超新星在未爆发前亮度和普通恒星没什么区别,甚至会因为距离遥远而根本看不见。但一旦它们爆发,就会变得十分明亮。一颗超新星的亮度,可以是原来的千万甚至上亿倍,能够压倒它所在星系所有恒星亮度的总和。我们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许多超新星。超新星爆发也可以由一种特殊的双星引起,但在银河系中发现的超新星数量并不多。

然而实际上,银河系中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恒星却很多。

它们也像超新星那样,会突然增亮,然后消失。但它们的亮度又没有超新星那样高。

有人认为,这些消失的恒星是“失败的超新星”。也就是说,在理论上,某些质量极大的恒星在塌缩为黑洞时,会消失得很彻底,其形成的黑洞会在短时内把周围的一切都吞噬掉。因此我们最终看不到通常意义上的超新星爆发。

但是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们出现的频率似乎又太高了。

最近,一个以斯德哥尔摩大学、西班牙加那利天文研究所Beatriz Villarroel为首的国际科研团队,对一批始自上世纪50年代的旧天文影像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在银河系内15万个候选天体内的15%内,至少有100颗恒星曾经一度增亮,然后消失,且再也不出现。

研究人员表示,在这些所谓的“暂现”天体身上,一定隐藏着某种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这种秘密多半是自然的,反映了某种极端且未知的天体物理学机制,但也难以排除另一种可能,即它们与地外文明的活动有关。

目前这些科学家正在寻求各方包括来自人工智能的协助,以求对这15万个候选目标进行全面分析。

The Vanishing and Appearing Sources during a Century of Observations Project. I. USNO Objects Missing in Modern Sky Surveys and Follow-up Observations of a "Missing Star"

Short-lived light sources discovered in the sk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