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只有芸知道》,去之前生怕被剧透,什么功课都没做。看过电影以后,我猜到这个情节会两极分化。

因为它太私人化,很可能部分人会没有共鸣,继而觉得太乏味。但是也会有部分人和我一样,尽管没有共同经历,仍然会共情,会流泪。

01、我的爱人,多想再爱你

伴随影片结束的旋律,我想起张爱玲在《留情》里写下的:“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事后对内容做了些了解,这个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是冯导朋友的亲身经历。整个情节并不复杂,在林太家相遇的隋东风和罗芸,坠入情网后不久就结了婚。两人在林太的帮助下,搬到一处很清静的地方,开了家餐馆。

如果按照隋东风的原计划,他们应该是继续经营这家餐馆,再赚几年钱,然后回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餐馆不慎失火,两人只能离开此地,换一处住所重新开始。隋东风做起社区警察的工作,还算安稳。

可惜好景不长,罗芸的病情将好不容易平静的生活打破。隋东风随时可能面对妻子的离世,尽管他还没有和这个女人过够,可现实偏偏不允许有情人终成眷属。它让罗芸在手术后的第八天,无知无觉的离开人世,留下独自走下去的隋东风。

在手术前晚,罗芸躺在隋东风的怀里,她觉得人生匆匆,十几年的朝夕相处,竟这样转眼飞逝。她知道半路留下来的那个,太苦,却只能让爱人将这颗恶果咽下。她此生的幸福都是由他而起,而此刻她却要做终结他幸福的人。

男女主角最后一次对话的场景,是催泪点之一。之前无论快乐或悲伤,只要还活着,总有机会创造或弥补。可此时,任何机会都只剩下一半,他们必须面对一部分死亡的概率。这时候彼此之间说的话格外重要,很可能这些话将支撑对方走完未来的路。

罗芸对隋东风说的话,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感谢、希望和歉疚。

感谢隋东风这些年的陪伴,这份爱是此生最大的幸运。希望隋东风可以照顾好自己,于是有了结尾处公园的蓝椅子,暗示坐在椅子上的隋东风,就好像在罗芸怀里。最后是歉疚,原是该两个人一起走的路,如今却提早留下爱人独自承受,等待他的孤独和寂寞可想而知。对比林太就知道了,那声“想他”,已经不知道累积了多少年。

罗芸终究对爱人的歉疚更多,她的感谢和希望,都是为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隋东风些许安慰。如果压在林太心头的是“想他”,那么压在罗芸心里的则是“爱他”。

02、我的爱人,我愿你安眠

隋东风向海里洒骨灰的镜头,一直在我脑海回荡。罗芸的念想,终于在这刻被完成。“如果有天,梦里出现,那是云想说,随风来生见。准备了永远,没准备再见,备好了一生,却一瞬间。风对云喊,再抱紧点,那是云在说,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我的爱人,就让鲸鱼见证我们的爱情。隋东风将罗芸的骨灰,分别留在罗芸生前喜欢的地方,留在北京的那部分,隋东风说:“等着我。”

除了风芸之间的爱情催泪,还有他们和爱犬布鲁之间的感情。布鲁患上癌症以后,医生不让它吃肉。罗芸知道布鲁即将离世,她希望它在临死前,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香肠,也算满足它生前的愿望。罗芸的这一举动,让隋东风意识到布鲁就要离他们而去,吃着香肠的布鲁,定也知道命不久矣。

它最后躺在罗芸怀里,发出几声艰难的喘息,罗芸轻轻抚摸它,布鲁便安静下来。这个场景恰似隋东风抱着罗芸,无论动物或人类,都希望在爱人的怀里安眠。

布鲁死后,两人将它葬在一棵树下,隋东风曾说,这棵树之所以最旺盛,是因为它最想活下来。它独自在世间存活了太久,也需要陪伴,不如就让它和布鲁彼此作伴。万物有灵,一棵树、一只狗或一个人,都需要找个伴儿。

罗芸对布鲁的感情很深,她默默看布鲁生前的视频,那是隋东风第一次看见罗芸抽烟,她的情绪全在烟里。罗芸两次对着布鲁的骨灰说话,第一次叮嘱它记得回小路上的房子里看看,那是它的家。第二次叮嘱她不要再去打扰房子里的人,她和隋东风要搬走了,布鲁还能找到他们吗?不管住在哪儿,布鲁都在罗芸的心里。

隋东风很清楚罗芸对布鲁的感情,他将罗芸的部分骨灰留在布鲁身边,意味着陪伴。布鲁和罗芸一样,只有在爱人怀里,才能真正的安眠。

03、我的爱人,此生只爱你

罗芸死后,隋东风重新拿起长笛,当他看到罗芸生前留下的纸条,他知道这世间只有罗芸懂自己。长笛是见证他们爱情的物件之一,当年正在吹长笛的隋东风,第一次见到罗芸,只这一眼,他便认定她是此生的爱人。他教她弹琴,两人琴笛相合,婉转的曲调流露出彼此藏不住的柔情。

罗芸去世前,回忆起这段往事,不禁感慨日后在餐馆忙碌的隋东风,再也没有吹过长笛。为生活奔波的他,个人爱好变得不再重要。罗芸希望他能重新拿起长笛,找回昔日的少年心。而重新拿起长笛的隋东风,是为了完成罗芸的心愿,也是为了留在往日的时光里。

另一个见证两人爱情的物件,是一枚戒指。影片开头,隋东风对着照片里的罗芸说,如果你回来了,就把它挪个地。这时候戒指落在地上,隋东风看到站在门外的罗芸,此时的罗芸,无疑是他的错觉。

想来这个错觉已经发生过无数次,每当他想念罗芸时,他相信对方也在思念自己。他告诉罗芸,答应你的事,我一定会做到。

除此之外,第三个见证风芸爱情的是鲸鱼。如果按着两人相遇的顺序,第一次鲸鱼出现的原因是隋东风答案带罗芸去看鲸鱼,结果那天因为打架没能看成。晚上隋东风给罗芸擦手油的情节,让一众“单身狗”看客心里发酸。

第二次鲸鱼出现在赌场里,罗芸将“鲸鱼”作为赌注,那天她正式成为隋东风的老婆。

鲸鱼第三次出现是隋东风找来的一块广告牌,上面印有鲸鱼图案。那晚他们缱绻交织,许下此生诺言。只要是罗芸的梦想,隋东风都会尽全力帮她达成。

第四次和鲸鱼有关的讨论,是他们来到新西兰以后,那晚罗芸说想看鲸鱼,可惜鱼没看到,但是幸运的看到了极光。对着极光许愿能够梦想成真的情节,带着几分神秘色彩。我觉得这个情节大可不必,加上让人觉得很刻意,好像是为了引出后面情节而设置的。

最后一次出现鲸鱼,也是最催泪的情景,隋东风将罗芸的骨灰洒向海里,这个镜头很值得回味,骨灰随风飘,就好像风芸融为一体。鲸鱼浮出海面,它仿佛是来迎接这对爱人的到来,也好像是在为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画上句点。

鲸鱼象征隋东风对罗芸的爱,一如面对极光许愿,亦是罗芸对隋东风的爱。爱的形式很多,这其间总离不开一个“你”。

看完这部电影,再想起影片开头隋东风念的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这才觉得故事与诗好似一个整体,彼此应照。

“记得早些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人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从前慢》,拥有那个让自己深爱一生的人。尽管越是真挚深沉的爱,分散时越是疼痛,但是我们仍然希望拥抱这种痛,如果没有这痛,又怎知深爱一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