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电影圈的“黑马”是谁?看过《误杀》的观众想必会说是肖央。

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黑马”可以和四个字划等号——眼前一亮。

简单来说,我们看后会发出感慨:某某还能这样?没想到。

比如肖央,看过《误杀》的你可能会说:“肖央还能演这类人物?没想到。”

01、曾经的“筷子兄弟”

彼时,肖央留给观众的印象,和“笑”有关。

他演的角色爱笑,我们看他表演,也爱笑。

笑,意味着好心情,他传递笑,可说功德一件。

我知道肖央时,《小苹果》已经家喻户晓。

后来我才知道,《老男孩》其实更火。

“火”,是肖央和王太利组成的“筷子兄弟”,前几年的标签。

你会发现,他俩的歌不存在年龄界限。

比如《小苹果》,广场舞奶奶也好,刚有点儿乐感的孩子也罢,都乐意跟着跳几步。

比如《老男孩》,年轻人唱,唱的是未知。中年人唱,唱的是彷徨。老年人唱,则是在回忆。

就这样,“筷子兄弟”可以广撒网,猛捞受众,关注度自然就有了。

这之后粉丝们开始好奇,作为组合,他们接下来打算怎么走?

很显然从歌曲的传播度上来看,高峰还是在过往。

于是,多栖发展便提上了日程。

02、现在的“跨界达人”

肖央和王太利,相差11岁。

王太利找到肖央时,前者的公司正处于亏损,后者则是北电美术系小有名气的广告导演。

两人一见,很投缘,就像两个尘封的话匣子,在瞬间被彼此开启。

王太利钟情音乐,肖央算不上钟情,只能说有兴趣。

他们一起录了首歌,词是王太利写的,曲借的别人的。

录过歌以后,尚觉不过瘾,两人又将这首歌拍成了微电影——《男艺伎回忆录》,很受欢迎,这是他们决定组成“筷子兄弟”的初始。

相比王太利单调的热爱,肖央在学生时代已是兴趣颇多。

他喜欢尝试各种领域,并不止于音乐。演电影、做导演、做主持、配音、参加脱口秀,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且有所收获。

像是他导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获得第11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

他演的《唐人街探案》,口碑不俗。

除此之外,他给《功夫熊猫3》配过音,也主持过江苏卫视的春晚,跨起界来一点儿不含糊。

但凡找他的导演,看中的皆是他气质里的喜剧天分。

无论是电影《唐人街探案》,还是电视剧《我的岳父会武术》或《情圣》,喜剧就像肖央的杀手锏,想和他过招的对手,还真得掂量掂量。

基于此,“跨界达人”肖央,完成了他的转型。

当观众提起王太利,第一时间便想到“筷子兄弟”时,肖央的标签显然已不止唯一。

03、未来的“?”

如果没有《误杀》,肖央的喜剧之路可能还要多走几年。

然而《误杀》以后,我只能用问号来表示他的未来,问号代表未知。

《误杀》里的肖央,让观众有种傻傻分不清的感觉。

看这张脸,是他无疑。而后看神态,是也不是。

在和陈冲的对手戏上,对方气场强盛,肖央丝毫没输。

他收起往昔笑脸,将情绪从嘴转向眼,用眼神替代嘴角。

几个眼神特写,全是故事。

观众突然间觉得陌生,那个嘻嘻哈哈的肖央,严肃起来很不肖央。

而就是这个很不肖央的肖央,似乎又很肖央。

演喜剧他在行,但不意味他只能演喜剧。

就像唱歌他拿手,可他几时说过只想唱歌。

肖央喜欢尝试,喜欢挑战,喜欢给自己不断出难题。

人生本就是解题的过程,别人出的也好,自己出的也好,关键在于解开。

他这次解锁了新的人物类型,未来的戏路也就又拓宽了一条。

拓宽的越多,机会越多,可能性也就越多。

我们不能说跨界和坚持某个领域的两种做法,哪种更优质。

可能对王太利而言,他更愿意坚持做音乐。

而对于肖央,跨界显然更适合他。

或许某天王太利也会凭借某首歌再度爆火,到那时,假如肖央正沉寂,我们也没必要嘲讽肖央的跨界。

就像眼下肖央倍受追捧,他的选择不该成为别人的束缚。

只能说他在正确的选择之下,恰好和《误杀》相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