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國寶的傳奇故事,雖然它鮮爲人知,但至今讀來依然令人感動。

5個農民挖出西周“大鍋”

1953年的一天,地處古老周原大地的岐山縣青化鄉童家村村民童兆乾、童玉乾、童懷義、童銓和童生民5人,在村子東南的瓦家壕四、五米高的土崖上挖土。他們在半崖上挖着挖着,突然,童兆乾的钁頭被彈了回來,手也震得發麻,他覺得肯定是碰到了硬東西,於是就一點點用钁頭尖刨,才發現土裏原來藏着一個方形的銅件(鼎耳),順那東西的邊沿往下挖,出現了一個像鍋一樣的輪廓,“鍋”裏填着土。

五人都驚奇不已,此時天快黑了,他們就藉着月光,在“鍋”的四周挖土,挖着挖着,“鍋”漸漸鬆動並順着土坡滑了下來。這時他們才隱約發現,這東西有兩個耳,圓腹,三條腿。雖然不知道叫什麼,但他們猜測這應該是古代的寶物,因爲他們從小就聽村裏的老人說自己的村莊所在的地方以前曾是周太王建都之地。

於是,他們掏出“鍋”裏的黃土,幾個人抬着一掂量,約有兩百斤重。當時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就合着把東西抬了回去,先放在童銓家房頂的小閣樓上,半年後,又轉到了童兆乾家,放在火炕與屋牆間隔處,並用土坯和泥封了起來。這期間,他們也曾過動心想把這口“大鍋”當做廢銅爛鐵買了,按照當時的市價可以買到636元,在60多年錢那可是一筆鉅款。

祕藏5個年頭後上交國家

幸運的是,這件寶物被5人祕藏了5個年頭,一直到1958年。時年8月,國家開始了農村文物普查工作,童家村是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常來的地方,向村民講解文物保護政策。作爲青年團員的童懷義、童玉乾,逐漸認識到他們挖出的東西是文物,應當上交給國家。經過五位發現者商議,找到村上領導童生玉,說明了情況。村上立即上報到縣上,縣文化館館長龐懷靖聞訊立即動身,步行30多里地,趕往童家村。

珍藏多年的獎狀

看到大銅鼎後,他激動不已,向羣衆解釋說:“這是周代的青銅鼎,是珍貴的文物,是屬於國家的。你們主動交上來,政府一定會給予表彰獎勵的。”隨後,隊長童銓趕一輛大軲轆牛車,翻溝爬坡,將銅鼎送到了岐山縣文化館。岐山縣人民委員會對五個人進行了表彰獎勵,獎給每人一條毛巾、一個搪瓷水杯。同時頒發了“保護文物有功”獎狀一張。如今,這張獎狀還保存在童家村。

外叔鼎是我國第三大寶鼎

西周青銅器 外叔鼎

銅鼎被縣文化館收藏後,經清洗測量,鼎通高89.5釐米,口徑61.3釐米,重99.25公斤。因內壁鑄有“外叔作寶尊彝”六字,所以被命名爲“外叔鼎”。外叔鼎有兩直耳,三柱足,口沿外折,腹較深,底部平闊,下腹大於上腹,足跟加粗,出短扉,並飾以獸面,其下以弦紋四道束腰,足下端略外移作蹄形。耳外側各飾兩條相對的虎紋,口下飾垂冠回首的龍紋四組。整器造型莊嚴典重,是西周早期青銅器的代表作。

陝西曆史博物館

1958年,一位省領導看到這件器物後,要求送到省上保存,外叔鼎就被陝西曆史博物館調撥收藏至今。省博副館長馬振智說,這件鼎體積巨大,在鑄銘銅器中僅次於我國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是我國第三大鼎。

寶鼎雖貴,獻寶精神無價

童懷義(左)和童玉乾(右)

數十年光陰逝去,當年獻寶的5位農民,僅剩下了童懷義和童玉乾兩人。2006年,博物館邀請二人西安參加紀念活動,對兩位獻寶者進行了感謝。童懷義和童玉乾摸着大鼎,忍不住落下了眼淚,二人紛紛表示:“這是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如今,外叔鼎與上海博物館的大盂鼎、大克鼎並稱爲中國三大鼎。參照市場價格,寶鼎價值過億。寶鼎雖貴,而5位農民的護寶、獻寶精神也是無價的,其事蹟值得後人學習與銘記。

責任編輯:子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