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照射下,

橫山橋鎮新安村一條條寬敞的硬化水泥路

被村民打掃得乾乾淨淨,

縱橫交錯的道路像血脈和經絡蜿蜒交織,

把家家戶戶穿成一個整體,

整個村莊顯得靜謐和諧。

“土路變成了水泥路,道路兩側還有綠化,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我們很幸福。”新安村村民紛紛說,這條路從去年的“險象環生”,變成了如今的幸福路。

1

崇安南路是一條鎮級道路,全長2公里。“這條泥巴土路,坑坑窪窪好多年了,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村民苦不堪言。”新安村黨總支書記劉志葉說。2017年,經開區對崇安南路進行改造提升。雖說是好事,可是劉志葉心中始終有個未解開的“疙瘩”。

原來,崇安南路有一段路長約60米,最窄處不到5米,兩輛汽車交會時,道路空間“捉襟見肘”,特別是兩輛大型車相遇,只能一輛先停下,讓另一輛先行通過。但這一片區有13家企業、1000多名村民,是大家出行的必經之路。

“此外,這段路還有兩個較大的交通隱患。”劉志葉說,“突然出現的直角轉彎常常讓人措手不及。道路兩旁有7戶人家,大卡車司機直接撞上村民房屋的‘驚魂’一幕已經屢見不鮮。”

2

爲了化解這個“疙瘩”,村委班子對該路段現狀進行了認真評估,並下定決心,以道路提檔升級爲契機,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村民們得知後歡欣鼓舞,劉志葉卻走上了四處“化緣”的道路,一趟趟往鎮上、企業、村民家中跑,希望他們能予以支持。

道路拓寬,涉及崇安南路沿線7戶村民的拆遷問題。這不但考驗着一線黨員幹部的戰鬥力,還考驗着他們做羣衆工作的能力。“如果由橫山橋鎮政府對村民拆遷安置,代價比較大,平均每戶要100多萬元。這麼大一筆錢,全部由村裏出資,負擔太重。”

如何既確保道路修繕順利推進,又讓百姓利益得到保障,還要最大限度地節省村集體支出?劉志葉轉換思路,以“收購”名義,對樓房進行評估,給予村民一定的現金補貼,同時將村民安置在新怡花苑小區。“這麼多年,崇安南路發生的事故早已讓沿線人家苦不堪言,村民們都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出行條件。”

找準了切入點,事情推進就容易多了。劉志葉和村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走訪,陳說利弊。一次又一次地奔波,羣衆將這一切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深切地感受到了村委改善民生的決心,逐漸打消了心裏的顧慮。“村民們非常配合,簽約工作完成得很順利。”

做好了村民的工作,劉志葉帶領村委班子成員又馬不停蹄地動員周邊企業。“對企業來說,物流運輸更加方便,而且這麼多年企業效益不錯,也應該回報村民。”他們對企業家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修橋鋪路是發展經濟的公共事業,我們當然要百分之百支持。”3萬元、5萬元、8萬元……點滴支援匯聚成河,12家企業出資55萬元。

3

崇安南路提檔升級工程中,鎮、村兩級爲了拓寬路段,總投資達500萬元。歷時半年,提檔升級工程順利完工,崇安南路最窄處的5米拓寬至10米。村民們喜上眉梢,連聲說,“這下好了,出行更加方便、安全了。”近期,道路兩側的綠化工程剛剛結束。“遠遠看上去,像是一條綠絲帶。”

爲民修路只是新安村委爲民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安村圍繞民心工程,提高民生質量,興辦公益事業,夯實民生基礎。自2013年以來,新安村積極配合上級對三山港拓浚工程的配套工作;山東橋片國家級高標準農田建設順利通過了驗收,新建排澇站5座。不斷完善村內支道硬化、路燈亮化及綠化工程;爲充分鞏固環境衛生整治、綠化長效管理的良好成果,在環衛綠化長效管護上不斷加大投入。“我們將一如既往,心繫百姓,實幹爲民,營造宜居宜業新環境,打造新安新形象。”劉志葉說。

評論留言,小開會盡力幫您▼

▽ 大家都在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