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小崗村——洪田村

三明日報記者 朱丹宇 三明日報永安記者站 魏興谷文/圖

“這張林權證可以說是改變了我的命運。”永安市洪田鎮洪田村村民賴興福看着手中那本泛黃的林權證,說起了林改往事。

1998年,洪田村村民們自發進行一場“均山、均利、均權”的集體林權改革,冒着風險完成“分山到戶”的創舉,走上了致富路,被譽爲“中國林改第一村”。

2003年,林改試點成功後,永安市基本完成了林地確權發證工作。

“有了這張林權證,可以去銀行貸款,或者流轉給別人,就和真正的貨幣一樣!”林改讓賴興福等村民有了真正的“綠色銀行”。林改中,他分到50畝,現在承包給別人,根據林地品質不同,一畝地價格在4000-7000元,平均一年有2萬多元收入。

洪田村民2003年領到的《林權證》。

260多年的楠木成了洪田新景點。

洪田村林下養蜂人

鬱鬱蔥蔥的竹林

改革開放之初,“要致富,上山砍樹”

洪田村,不足千人,佔地23218畝,林地就達18908畝,森林覆蓋率達84.1%,國道205線貫穿而過,交通便利,“靠山喫山”,連綿的山林向來是洪田人的“飯碗”。

在大集體的時代,農村合作社入社山林全部歸公社,山林收益歸公社,林農生產積極性不高,亂砍濫伐,光砍不造,造而不管。洪田也不例外。

1982年,改革開放的浪潮第一次來到洪田村,由一戶或幾戶農戶聯合承包經營集體山林的生產責任制迅速建立起來。承包面積比較大的(造林在50畝以上)家庭稱“林業專業戶”,承包面積比專業戶小一些的稱“重點戶”,幾戶聯合承包林業的稱“聯合體”,三者簡稱“兩戶一體”。這些承包荒山造林的專業戶投資投勞,由林業部門提供貸款擔保並貼息。山林造成後,專業戶採取折價入股的辦法,實行林業股東會,或折價給林業部門。

“1984年,我們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折股聯營、經營承包’的辦法,開展林業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了林業合作社,落實林業生產責任制。”時任洪田村黨支部書記鄧文山如是說。當時村裏請專家給整片山林估價,所得價值按村民數量進行均分,每個村民分得的山林價值折成股票,今後山林所獲的收益按每人持有多少股份進行分紅。但林權歸造林者,山權仍歸集體。

林業生產責任制的建立提升了農民造林的積極性,多地湧現出造林數百畝到千畝的造林大戶,但是林業生產週期長、收益慢、風險大等弊端日益凸顯。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公地悲劇”,講的是牧民在一片草原放牧,如果所有人都想着如何讓自家牲畜喫到更多的草,而不考慮草原的養護,這片大家共有的草原遲早會因過度放牧而退化。山林也是如此。由於山林產權不明晰,山林雖折股份給個人,林農對山林既無直接的收益權,也沒有處置權,在收益分配中出現“三多三少”的現象,林農利益嚴重扭曲,村民偷盜林木行爲猖獗。

“除了幾個村幹部,基本每個村民都有上山偷盜,天天如此,我們根本管不過來。”鄧文山回憶道。“要致富,上山去砍樹”已成爲當時村風民風。時任洪田村村主任賴蘭亭喊出了:“林業不改真的不行了!”

分山到戶、林權抵押,山林變成“金山銀山”

在鄧文山、賴蘭亭等人發動下,從1998年5月開始,洪田村開始討論分山到戶的問題,召開20多次村兩委和村民小組會議,探討林改方案。如何把集體林的“責、權、利”落實到戶到人?大家爭論不休,一直無法統一。

9月28日晚,經過數次村兩委會議討論無果後,鄧文山撂下一句話:“今晚不討論出個名堂,誰也別回家!”

最終,80%以上的人贊成分山,形成了村裏“分山到戶”的初步決議。

“分山到戶”既沒有明確的政策和法規,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鑑,特別是山有肥瘦,林有好壞,怎麼分能保證每個村民利益不受損?

洪田村組織兩委幹部、村民小組長、老農和村民代表組成評估小組,在林業技術人員幫助下,逐片查明山場類型、面積、蓄積和出材等情況,將估價後確定發包的山林,按1998年9月30日在冊的合法人口進行均分,每人分得山地6.2畝、材積16立方米。並堅持每5年分紅一次,按人口平均得出分紅額,實行多還少補,真正實現“均山、均權、均利”。

然而好景不長,經過幾年的砍伐,村民們的老林子越來越少,新培植的杉木林成長週期要26年,期間還需要施肥,造林和營林的成本不斷攀升。雖然洪田村的林木資源還在,但可利用率卻大不如前。

此時,鄧文山提出了一個想法:培育大徑材林。具體來說就是對整片山林進行擇伐,把小口徑的、不會再生長的林木採伐掉,將第一代杉木林保留下來,延長其生長週期,經過40年後再進行採伐。鄧文山說:“這對林農來說並不喫虧,不用再造林,而且大徑材林的材積是培植26年杉木林的一倍到兩倍。”

方案是確定了,但是林農的收入問題還沒得到解決。自家的林地要經過數十年的培育才能換取收益,有沒辦法讓遠期的收益在近期變現呢?林權抵押貸款爲林農解決了後顧之憂。

林權抵押貸款,簡而言之,就是林農將自家的林子拿去銀行抵押,銀行請專業人員按貸款到期後的價值進行評估,扣除林農的成本部分,將其所有利潤作爲貸款的額度,批給林農。

通過林權抵押貸款,洪田村林農辦理了3-5萬元小額貸款,發展生產有了本錢。

林地下“金蛋”,“不砍樹也致富”

林地所有權的明晰充分調動了村民開山育林的積極性。

“林改之前,林地亂砍濫伐不僅沒人管,許多人還爭先恐後地上山伐木,攔都攔不住。”一位村幹部回憶道,“現在可不一樣了,每塊地都有主人,大家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還有護林員每日上山巡邏,誰動了一根枝丫都會被揪出來!”

大夥兒齊心護林,洪田村滿山鬱鬱蔥蔥,溪流清澈見底,連白鷺都在此停留棲息。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僅讓村幹部少操了一份心,村民也受益匪淺。雖然現在村裏的生產用水、生活用水比過去增加了幾倍,但是山林的保護涵養了水源,光是這充沛的“自來水”就已經足夠大家用的了。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三線林”(即鐵路、公路、河道兩旁的用材林和薪炭林)、水土保持林、環境保護林等生態林面積不斷擴大,壓縮了不少林農的採伐空間。如何讓林農從傳統的採伐作業中解放出來成爲林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洪田村黨委提出“不砍樹也能致富”,一手抓產業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經濟林的畝產效益;一手抓林下經濟,提高林地綜合利用效率和經營效益。這樣不僅能保障不增加甚至減少商品經濟林的開發利用,還能保證林農收入增加,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雙贏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不少村民不再靠採伐林木爲生,林下套種金線蓮、竹蓀,養蜂等林下經濟已成爲林農的新寵。

林改讓洪田人過上了好日子。林改前,199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878元,2017年達到21171元。

鍾昌信在林改前是村裏的貧困戶,年輕時母親就臥病在牀,30歲娶了個聾啞妻子,家裏孩子多,全指望着他一個人養活,即使算上政府的補助,也難以維持全家生計。隨着林改的推進,鍾昌信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不僅育林有收入,在林地養的700多隻雞,一年出欄3批,每年增收近20萬元,這可把鍾昌信樂壞了。“現在孩子們都成家了,自己也喫得飽穿得暖,很少給子女添麻煩,這要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年逾古稀的鐘昌信說。

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洪田村正逐步轉型升級,種植果樹、加工毛竹、發展生態旅遊、搞農家樂等成爲村民致富新的風向標。

“只有讓林地早點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進林業生態建設及產業發展,在興林中富民,在富民中興林。”鄧文山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