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杯好茶,沒那麼容易。學泡茶,注重的就是細節。

有的時候,多放或少放一點茶、水溫稍高或稍低,出來兩種截然不同的滋味,也許你也曾有過無意間把茶泡得很好喝的時候,也有把好茶泡毀了的時候,卻不知道原因何在。其實茶就是這麼奇妙,有心人,用心泡,留意細節,多加練習,方能泡出一杯好茶。

1

溫杯潔具不可少

沖泡任何一種茶葉時,都需要先用開水將所有器皿都燙一遍。

溫杯潔具顧名思義,除了清潔茶具,散去茶器的異味,也是使茶湯更好喝的一個方法。如果直接將茶湯倒進沒有燙過的杯子裏,茶湯溫度就會迅速下降,從而影響茶湯的香氣、滋味的表現。除此之外,用第一泡潤茶水再燙一遍茶杯,茶味也會更純正哦!

2

注意茶水比例

茶葉用量應根據不同的茶葉而有所區別,當然也與個人口味有關。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湯苦澀不爽。

普通綠茶、紅茶,可大致掌握在3~5克茶配150ml水即可。而烏龍茶因習慣濃飲,注重品味和聞香,茶量一般用到7-10克。也可以根據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條形烏龍茶投茶量大約佔到壺體積的2/3,顆粒形烏龍茶大約1/4~1/5。

茶不可泡得太濃,濃茶中咖啡鹼過多,容易刺激腸胃。同時,太濃的茶湯的苦澀味會影響茶湯層次感的表現。古人謂飲茶“寧淡勿濃”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沖泡時間有講究

沖泡時間對茶湯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最好能夠保持穩定的注水和出湯時間。

雖然隨着沖泡次數的增加,沖泡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但第二泡要比第一泡的時間短些,因爲第一泡醒茶,茶葉浸潤之後,第二泡的內含物質析出速度要比第一次快,所以要縮短一些時間。

另外茶葉如果較碎,則內含物質浸出速度快,需要適當減少時間,防止滋味苦澀。茶餅壓制較緊時,醒茶不容易將茶葉完全泡開,則需要適當延長沖泡時間。建議大家多對比沖泡,找到最適合自己口味的沖泡時間。

4

水溫是關鍵

水溫也是泡茶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

沖泡鐵觀音要用沸水,否則香氣不揚,陽剛的風格也表現不出來;用高於90℃的水沖泡綠茶,茶湯的鮮活力就會下降;紅茶則要用85℃至90℃的水沖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黑茶需要沸水沖泡,這樣才能沖泡出其稠厚的湯感和濃醇的滋味。

對於溫度,也不需特意買一個溫度計來測量。對於不能用沸水沖泡的茶,一般的做法是先把水倒入公道杯中涼一會,把手掌放到上面感受一下熱力(距離不可太近,小心燙傷),多嘗試幾次就能把握到最適水溫的熱度。

5

水線的影響力

“水線”就是注水方式。有的茶友可能要疑惑了,簡單的倒水還能有什麼學問?

如有些茶因爲強調湯感,注水時沿杯壁定點注水,避免擊打茶葉,出湯時也應緩慢。一方面是爲了獲得稠厚的口感和層次感,另一方面是避免苦澀味物質過度析出。

有的茶因爲強調香氣,則需要用沸水懸壺高衝,一方面是力度的衝擊,一方面是高溫的刺激,充分地激發了其高揚的香氣。

水線的高低、快慢、緩急、走勢、粗細都會影響茶湯的口感,分別影響着茶湯的溫度、濃淡、協調度、均勻度和飽滿度。入門者先掌握好比例、時間、水溫,等運用熟練了,再慢慢摸索注水方式。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