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方+

  恭喜海珠瀝滘片區,規劃獲批!

  來自南方都市報的消息,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在第三屆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獲得通過。

  規劃顯示,其定位爲城市中軸線濱水生態、科技創新集聚區,規劃有4條地鐵、3條過江隧道連通番禺洛溪。

  | 海珠灣瀝滘片區效果圖

  舊村變身濱水生態、科技創新集聚區

  整個海珠創新灣西起洲頭咀公園,東接琶洲地區東部,緊鄰生物島和大學城。濱水岸線20.5公里,與珠江前航道構成海珠濱水閉環。

  而瀝滘片區位於海珠區中南部,是海珠創新灣中段,是海珠區南部重要的門戶區域,現狀建設以舊村爲主。

  瀝滘片區總面積約8.07平方公里,北至海珠溼地,西至大幹圍,東達華南快速路,南側以海珠區行政邊界爲界。涉及南洲、華洲、瑞寶三個街道、三滘村、瀝滘村兩條城中村,可大致分爲四個街區。

  沿江岸線長約7.1公里,河涌岸線長約5.1公里。現狀總人口18.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2萬人,流動人口13.1萬人。

  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8.07平方公里,建設用地6.84平方公里,比6.19平方公里的珠江新城還要大,總建設量1063萬平方米,毛容積率1.32。

  規劃居住人口控制在15萬人以內,總建設量增加474.59萬平米。

  本次海珠創新灣(瀝滘片區)總體定位是:新城市中軸線(南段)濱水生態、科技創新集聚區。通過打造海珠湖與珠江後航道之間的關係,突出其自然軸的特色,並與北段的城市軸相呼應。

  規劃形成四大功能片區:科技創新文化展示區、海珠創新灣科創商務區、文化創意區、品質宜居區。

  遵循廣州市總體城市設計中的導則控制要求,打造高低錯落、韻律優美的濱江空間。

  增加濱江城市公共空間寬度,新建區域寬度不小於100米;濱江建築保證通江視廊的通達性;濱江一線高層建築以點式組合爲主;沿江對一線建築物的面寬、高度及建築密度進行控制,形成“前低後高,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10分鐘可達南站 30分鐘可達白雲機場

  交通方面,在現狀的地鐵2號線、3號線、廣佛線基礎上,規劃落實18號線(經過但不設站),規劃範圍內形成4條軌道交通線路。

  最新規劃提出,待區域交通規劃穩定後,軌道交通線路還會增加,將有兩座樞紐站點。

  同時規劃建設3條過江隧道及水上輪渡向南連通番禺洛溪。

  | 瀝滘片區交通規劃圖

  未來將實現5分鐘可達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10分鐘可達廣州南站、珠江新城;20分鐘可達廣州火車站;30分鐘可達白雲機場。

  | 早前瀝滘片區控規擬調整方案示意圖中,顯示了多條地鐵

  區域內提倡公交優先,規劃公交站場共19處,規模共6萬平方米。

  在南海心沙設置水巴碼頭與相應的航線;規劃11處公共停車場,提供2500個停車位;打造核心區的慢行示範街區和濱水慢行示範路。

  佈局“密路網、小街區”的道路系統,在此基礎上開展高效率、街區式設計,核心區域的道路密度實現19公里/平方公里,達到國際城市商務區中心區的水平。

  瀝滘村38處文化遺產原址保護

  備受關注的瀝滘村改造就位於片區內。本次規劃提出,瀝滘村改造,採取全面改造模式。

  通過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在延續文脈的同時,提升片區土地價值,可釋放建設用地144.87公頃。其中40%用地用作道路建設、公園綠地等;16%用地用作公服建設。

  | 瀝滘村改造效果圖

  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瀝滘村內現有不可移動文化遺產共38處,文物12處;此外還有10處歷史建築(線索)以及16處傳統風貌建築(線索)。

  全部採取原址保護的形式,以傳統和現代融合發展爲原則,塑造嶺南水鄉與現代軸線古今交融的城市風貌,保護傳統嶺南村落,重塑以歷史文化觀光、文化創意、特色商業爲主的品質化“U”形慢行街區。

  | 瀝滘村改造效果圖

  區域標杆項目將建51層高住宅

  除了瀝滘村舊改,一個蟄伏5年之久的標杆項目也位於瀝滘片區規劃範圍內。

  越秀南洲路項目,拿地樓面價36361元/平。最新規劃顯示,該項目將建3棟46-51層高層住宅、2棟18層住宅以及一個下沉商業廣場。

  目前該片區內暫無一手住宅出售,二手住宅有珠江御景灣、羅馬家園等,最新參考價爲4萬-4.3萬元/平左右。

  ————房產君有了新夥伴————

  空中花園:漂浮熱帶雨林,19米時光天梯!廣州首個TOD居住大城即將綻放

  南沙規劃:快看!靈山島尖規劃獲批

  土儲調規:地鐵旁近千畝靚地!番禺石碁儲備地塊欲調控規 或變身宅地

  股權出讓:47.8億!漢溪長隆地鐵上蓋靚地轉讓65%股權 會是越秀的菜嗎?

  聯繫房產君:爆料、看樓市直播、商務合作,請加房產君個人微信@xiaogao8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