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冬季的到來,醫生一再提醒大家要小心保護血管健康。特別是某個血液裏的“小壞蛋”,一到這個時候就變得異常強大,很容易堵塞血管,甚至引發致命心梗!

  一位45歲的出租車司機,每到秋冬季就常常出現胸口悶、胸痛的症狀,原以爲是工作勞累造成的,也沒有在意。沒想到有次連續工作了10小時後,突然胸口劇痛難忍,趕緊撥打急救電話,所幸治療及時,救回一命……

  醫生在司機的血液裏,發現了導致他突發心肌梗死的“兇手”——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形成的血栓!

  低密度脂蛋白,負責將肝臟合成的膽固醇運送到全身外周細胞中,當它被氧化時,所攜帶的膽固醇就會積存在動脈壁上。長期發展下去,容易形成斑塊、血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甚至猝死。

  那麼,這種“壞膽固醇”在秋冬季升高是偶然嗎?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1,秋冬季“壞膽固醇”異常升高

  是偶然,還是必然?

  研究證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很大可能會隨着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夏季降低、冬季升高是一種常見現象。

  比如一位73歲的大爺,每隔3個月就會去檢查一次膽固醇指標。從他的體檢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治療前還是治療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表現出夏天低、冬天高的規律。

  很多人可能會問,是不是氣溫低,導致血管彈性變差,血液變得粘稠,所以膽固醇才升高?

  但其實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關係!真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點。

  1,乙酰輔酶A水平升高

  乙酰輔酶A是合成膽固醇的重要原料,這種物質在夏季會減少,從而使體內膽固醇水平降低,而秋冬季則會反彈。

  2,轉化酶的活性降低

  夏天,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比較活躍,它是血液中的一種轉化酶,能把膽固醇重新送入肝臟。在秋冬季,轉化酶活性降低,使得膽固醇的利用率也隨之降低。

  3,膽汁酸排泄減少

  膽固醇是合成膽酸汁的原料,夏天膽酸汁排泄的多,對膽固醇的消耗就多。到了秋冬則情況相反,以致於膽固醇增高。

  4,能量消耗減少

  膽固醇和脂肪的作用類似。一般情況下,氣溫高時人體新陳代謝快,能量消耗大,血液中的膽固醇相對減少。而秋冬季很多人爲了保暖,活動量變小了,消耗掉的膽固醇也變少了,留下的就多了。

  5,維生素D合成減少

  夏季光照多,促使人體合成更多的維生素D,這個過程需要膽固醇的參與。

  而到了秋冬季,光線減弱,人們又較少進行戶外活動,合成維生素D的機會大大減少。所以對膽固醇的消耗減少,使得血液膽固醇濃度增加。

  6,高熱量食物攝入增加

  人體的膽固醇約有1/5來自於食物中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天氣冷時,大家食用高熱量的食物比較多,膽固醇水平很容易因此升高。

  2,膽固醇升高影響健康

  但這些謠言可別信

  膽固醇升高除了受季節影響以外,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響,然而很多人對此一知半解,容易碰到一些謠言和誤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分辨。

  1,雞蛋黃膽固醇高,不能喫?

  不少中老年人認爲雞蛋黃中的膽固醇很高,平時就只喫蛋白不喫蛋黃。確實,雞蛋黃膽固醇含量不低,一般來說,每100克蛋黃裏大概有1.5克膽固醇。

  但食物中的膽固醇≠血漿膽固醇。而且雞蛋還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以及豐富的卵磷脂、維生素,身體健康的人每天喫1~2顆雞蛋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血脂等水平較高,平時控制食用量就好。

  2,喫素能降低膽固醇?

  膽固醇有70%~80%在人體肝臟內合成,而人體對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率大約只有30%,短時間內素食的影響其實不大。更何況,人體內膽固醇的合成會受吸收的影響——如果吸收得多,人體合成就會下降。

  不過從長期來看,一方面,素食確實能減少體內合成膽固醇的原料,即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但另一方面,素食也可能造成營養不均衡,引起其他疾病。

  所以不要爲了降低膽固醇而盲目喫素,素食者也要注意補充必要的蛋白質和脂肪,以免營養不良。

  3,煮久一點,能讓膽固醇“變好”?

  其實食物中的膽固醇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參與到人體血液中的養分循環時,才分化出“有利”和“不利”的性質。

  但是合成膽固醇需要我們喫入“原料”,包括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

  其中,反式脂肪酸是爲了提高口感,把植物油進行氫化,包括人造奶油等,一定要少喫。而飽和脂肪酸通過燉煮是不可能變成不飽和脂肪酸的,各種油脂類可以喫,但要適量,包括紅燒肉等。

  3,教你三招

  降低膽固醇“威脅”

  體內膽固醇過高過低都有損健康,血脂防治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膽固醇最好不超過300mg。但要明確的是:血漿中的膽固醇,包括從食物中吸收的、人體自身合成的、在消化道中被排出的。所以要降低血膽固醇,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出發。

  1,飲食調節

  想要通過飲食降低“壞膽固醇”的生成,我們需要了解食物的膽固醇含量和升膽固醇指數(CSI)。

  [公式] 升膽固醇指數(CSI)=膽固醇含量x0.05+飽和脂肪酸含量x1.01

  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發現,飽和脂肪酸對膽固醇的影響更大,所以我們還應瞭解食物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適當控制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小 貼 士

  食物有時候也能幫助消化道“帶走”膽固醇,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幫助我們加快排出膽固醇,例如燕麥、蕎麥、玉米麪、小米、麥麩等。

  而大豆及大豆製品富含的卵磷脂則有“血管清道夫”之稱,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脂肪,有利於預防血管硬化。

  2,定期體檢

  膽固醇在冬季增高後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感,往往容易被忽視。單純性的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壞膽固醇"水平,也是預測心梗、中風等未來心腦血管事件的最佳預測指標,水平越高,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越大,也越爲嚴重。

  建議45歲以上人羣、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或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人在入冬後檢查一次血脂。而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控制好壞膽固醇水平,具體可參考下圖。

  ▲圖:降膽固醇治療的目標值(中國,201

  3,巧用紅曲米

  上世紀七十年代,有研究人員從紅曲黴菌的代謝產物中發現了能夠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的物質——洛伐他汀,雖然無法完全消除血管斑塊,但可以抑制斑塊的發展,使斑塊變小。紅曲米中含天然他汀,可輔助預防斑塊沉積,日常可適當食用。

  一些中老年人甚至是高血脂等人羣,總是忍不住喫紅燒肉,烹調時不妨加點紅曲米。

  【紅曲米紅燒肉】

  ①五花肉(1斤)切丁,不焯水直接煸炒,既可以鎖住肉的鮮味,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煸炒出五花肉中多餘的油脂;

  ②蔥姜切塊,高油溫炸制,加入八角、肉桂、小茴香炸出香味,加入整棵的小蔥、香菜。形成糊蔥狀時,將蔥油倒出備用;

  ③鍋內留少許底油,將五花肉下鍋大火煸炒,倒出多餘油脂,輔助預防斑塊沉積;

  ④加入少許黃酒去腥,放入炸好的蔥姜調料,倒入料酒,加入少許生抽,20g紅曲米或是紅曲粉,加入少許白糖;

  ⑤爲加快烹調速度,倒入高壓鍋燜煮10分鐘。之後取出蔥姜,將紅燒肉下鍋,放入胡蘿蔔,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大火收汁即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