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皇子做生理启蒙的可能是“女官”,也可能不是官,也可能不是女,甚至可能不是人。

古代小皇帝或太子都有一份大大的江山去继承,皇家的教育要求比老百姓家要严格,必须要早点当家。

要想早点当家,就必须早点成家。连婚都没结,连个媳妇儿都管不好,怎可能把一个江山交给你去管理?

所以,正常百姓家的儿子可能要等到二十加冠,唐代的男子法定结婚年龄是十五,明代改为十六,到了皇帝家,一般还会提前一些,十三十四都是常事。

作为幼龄小皇帝或者皇太子,通常要被布置各种学习任务,清朝有帝师讲授经史子集,科学家教授天文地理,有满语老师教授满语,有武师传授骑马射箭。课程表上满满当当,但肯定没有生理健康这门功课。

别急,过早教育这门功课,也可能不利于他们的生理健康,毕竟他们尝到甜头非要硬来谁也拦不住。

到了要成婚之前,清朝的太后(皇后)老人家就会找几个信得过的贴身侍女,充当一个阶段的“女官”,司仪、司门、司帐、司寝,各两名一共八位,在合适的时间现场当面考察小皇帝或太子的生理机能。正面引导,说服教育,总之目的就是让服务对象喜欢上这项运动,并变被动为主动,从无到有、由浅及深,变得讲究调调。毕竟未来跟媳妇儿大婚那天,对方未尝人事,你也跟着毛手毛脚,于皇帝或太子身份不合。

说到这些女官的命运,当把服务对象引上正途后,按理说,她们的历史使命就算完成了。不排除其中也有中彩票的,比如对象喜欢上了她的表现,申请加钟的延长服务,或在优质服务中,意外收获了感情结晶,其身份马上大不同,就冲她肚子里的小生命,至少要给个名分。

当然,你要是还想顺杆往上爬,必须提醒的是,浅尝辄止见好就收吧,哪怕这是服务对象的第一个儿子,因为你的出身,他必须是庶子,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继承人,皇后之位都是家族利益交换而来,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穷其一生也无法到达那处理想的彼岸。

没有梦想,减少宫斗的发生率,你还有可能混个肚儿圆,但凡你有想法,距离彼岸倒是远了,距离死期倒是近了。

既无以上幸运的副产品,你就老老实实地哪儿来的回哪儿去,按照本朝的规章制度,该老死宫廷就老死宫廷,该到了年纪出宫嫁人你就出宫嫁人,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嫁人后遇到胆小的夫君尽量把这段前尘往事烂在腹中,省的他吓得爬起来跟你敬礼。

女官说完了。继续说说不是官不是女不是人的其它启蒙老师。

除了女官,充当生理启蒙老师的有可能是小妈。对,就是你皇父的妃子。

西晋司马炎为了给傻儿子司马衷开窍,派出的自己的宠妃谢玖,谢玖成功完成了任务,并带回来了胜利战果,她得到了两条杠杠,中了大奖。司马炎挠头,这算谁的?

算谁的,算司马家的!

怀的这位以后真成了司马衷的太子。

除了女官和小妈,还有可能是奶妈。这种事情明朝比较常见,详情参见朱见深和万贞儿、朱由校和他的“客巴巴”。个人持抵触心理,恕不详加描述。

女官、小妈、奶妈说完了,上文我们还说,可能并不是女。当然,因为宫廷里还有另外一种很重要的服务人员——太监。

鉴于生理构造,太监做不到手把手的教育,但他们可以凭借讲述来做一些铺垫,从男性心理出发,冷静阐述整个流程,或许也要借助部分手势与道具。

说完了人,再说不是人的物件。同样也可以起到不亚于启蒙老师的熏陶作用。

比如旖旎无边的“春色宫廷图画”。

比如制作精美的人偶道具“欢喜佛”。

明代时宫廷里还有养猫和养鸽子的传统习惯。等到了它们的春天,它们也总会成双成对表现出春意盎然的形态,这种不留痕迹的天然现场教育暗合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春风化雨,雨泽天润,润物无声,无声处听惊雷,雷人雷语,一语惊醒梦中人,人家小皇帝自然就开了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