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一村醫】我叫馮珉,我是一名第一村醫(上)

溫暖鄉村 做村民的健康守門人

時光飛逝,轉眼間來到房鎮鎮董家村已經近1個月的時間了。還記得剛來村裏時,淄博市中心醫院的領導送我時的諄諄教導,還記得啓動會上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宋曉東對我們的殷切期盼,帶着這個使命,帶着領導的期盼,心裏暗自下了決心,一定盡力做到最好,才能不辱使命。

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在成爲“第一村醫”之後,首先做的就是熟悉我的工作環境。董家村位於張店區房鎮鎮,村裏共有530餘戶村民,人口總數爲1606人,其中貧困戶43名,高血壓患者60人,糖尿病人35人,村裏的醫療衛生水平及基礎設施配備相對比較落後,村衛生室中也只有一名村醫耿大夫。耿大夫淳樸可親,平時工作繁忙,醫護工作都是耿大夫一人承擔。

簡單熟悉環境後,第一天就開始了忙碌的工作,爲村民查體、測體溫、測血壓血糖、開藥、輸液、換藥、清理傷口,基層工作沒有三甲醫院分工那麼細,我也鋪下身子,從一點一滴做起。

村裏鄉親們的健康意識都很薄弱,通常認爲“沒有感覺就是沒有病”。於是我在到任的第一週就組織了一次“健康教育大講堂”;鄉親們聽說是淄博市中心醫院的專家來講課了,積極性都很高。我選擇了“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預防”以及“飲食管理”這兩個受衆面積較廣的主題進行宣講,給村民們講課不能像在醫院那樣學術,我便把ppt做的通俗易懂、簡潔風趣些,同時在宣講的過程中結合有獎問答環節,更加提高了大家的參與度。在鄉親們積極配合下,這次宣講非常成功,不僅讓大家從本質上了解了慢性病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注意,還讓我在董家村的鄉親們中混了個臉熟,宣講過後來找我測血壓、諮詢血糖控制的村民明顯增多了。

走訪貧困戶是“第一村醫”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工作,這一個月來,我每週都利用下午不忙的時候,揹着藥箱走街串巷,來到田間地頭和貧困戶的家中給村民查體、治療。把溫暖送到村民身邊,感動的大爺、大娘都拉着我的手,塞上個橘子、塞上個核桃,不喫不讓走。這時候,我的心裏總是暖暖的,因爲我知道,這是鄉親們對我的認可。

轉眼間,到任已經一個多月了,期間我組織了3次健康教育大講堂,走訪貧困戶6戶,參加大型義診3次。我在這一個月的工作中,有忙碌也有思考,有忐忑也有感動,有真誠也有鼓勵,在最基層的村衛生室裏,發揮着我的專長,讓我從一個三甲醫院的臨牀醫生,成長爲鄉鎮的全科醫生,成長爲大家的“第一村醫”。

淄博市衛生計生委在全國首創的“第一村醫”,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從而帶動全市的醫療建設。能夠成爲“第一村醫”隊伍中的一員,我感到十分驕傲,能夠有機會在基層發光發熱,我感到非常榮幸!

供稿:淄博市中心醫院(馮珉)

編輯、校稿:趙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