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麥圭爾就對此提出了疑問:我們是否可以像注射疫苗抵制病毒一樣,爲人們抵制說服,達到免疫。態度免疫其實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它傳達的重要觀點就在於,抵制說服是可以人爲的,主動的練習能夠帶來免疫。

請不要再給我安利產品了

說服無處不在,

超市、健身房、大賣場,

甚至進到菜場,

都有可能被賣菜阿姨勸的又多買了兩兜青菜。

請不要再給我安利產品了

你知道嗎,態度是可以接種疫苗的!如果我們可以提前做好心理建設,是不是就會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爲態度不堅定而發生的“悲劇”呢?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麥圭爾就對此提出了疑問:我們是否可以像注射疫苗抵制病毒一樣,爲人們抵制說服,達到免疫?疫苗的原理我們都知道,就是將減毒或者無毒的病原體提前注入身體,引發白細胞或其他相關細胞產生抗體,抵抗病菌。當病毒再次來襲時,“殺毒”的這類細胞就能更加快速、更大量的活躍起來,羣起而攻之。麥圭爾教授發現針對說服,“疫苗”也同樣有效,提前給予一個輕微的攻擊(說服)引發反駁,那麼下次抵制強烈說服的能力就會有所增強。這就是“態度免疫”。

態度免疫其實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它傳達的重要觀點就在於,抵制說服是可以人爲的,主動的練習能夠帶來免疫。例如全世界的難題:戒菸。如果能從根源上就拒絕來自朋友手中的“說服”,是否就沒有後續艱難的戒菸過程了。

得克薩斯大學的研究小組給中學七年級的學生“注射”預防來自同伴吸菸壓力的“疫苗”。讓孩子們角色扮演遊戲,如果不吸菸就會被同伴叫做“小雞”。教他們回答:“假如吸菸只是爲了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的話,我倒寧願自己是一隻真正的小雞”。

對這一批學生持續進行若干次這樣的活動,那些打過“疫苗”的學生,吸菸率只有另外一所中學的一半,而兩所學校學生家長的吸菸率一樣。可以看出,在背景相同的條件下,“注射”過態度免疫疫苗的學生就能更好的,更真實的抵擋現實生活中的同類問題。這就表明,之前的練習有助於增強後期面對同類問題的抵抗能力。

請不要再給我安利產品了

▲反覆練習和打磨,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免疫細胞。


既然同伴和銷售人員的勸說是當面的,直接的,那另一個影響於無形的說服就是廣告。

《說服的力量》一書中就有提到,一個普通的美國兒童每年要看一萬多條商業廣告,20年前孩子喝的牛奶是汽水的兩倍,而現在因爲廣告的影響,這個比例顛倒了過來。值得高興的是,同樣的免疫工程也可以用在抵制廣告的誘惑上。比如,在買到電視上出現的玩具後,要求孩子像廣告上這樣玩,幫助孩子建立對廣告更現實的理解。

其實,不止孩子不能更好分辨電視節目中的內容,成年人也經常面對同樣的問題。相信大家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廣告上明星代言的口紅怎麼這麼好看,怎麼塗在我嘴上像要暴斃一樣;明星穿這件衛衣這麼好看,我的袖子怎麼長這麼一截。我恨,都是騙人的。

態度免疫就是嘗試拒絕和練習拒絕的代言人。當反覆練習,打磨,有足夠的“免疫細胞”,就可以從容不迫地應對撲面而來的“說服”。當我們能夠抵制、免疫說服,那麼下次無論別人說的再天花亂墜,我們還是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決定要不要付費。

無聊的時候,跟同伴角色扮演吧。一個用盡全力去勸說別人買,一個見招拆招就是不上當。幾次過後,哪怕櫃姐向你翻白眼,你也可以平靜的直視她說:“怎樣,我就是不需要,不想買。”


請不要再給我安利產品了

請不要再給我安利產品了

通過微信打開可參與線上付費測試

參與測試的朋友可以截圖私信溝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