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執紀的各項業務工作,大多是從受理檢舉、控告開始的,而這些檢舉、控告大多是通過信訪舉報提出的。信訪室是紀委監委所有科室中與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一個科室,而信訪工作人員好比是架設在紀委監委與人民羣衆之間的一座橋樑。信訪幹部每天面對來訪羣衆,酸甜苦辣算是嚐盡了,也練就了過硬的好脾氣。

酸:有部分不滿鎮、村政策執行情況的信訪戶,上訪時帶有一股“酸”氣。“我是大佛鎮釣魚溝村的李某,我們村的貧困戶評定不公平,有錢的評上了,像我們這種什麼都沒有的卻評不上。”

我一邊做好記錄一邊詢問道,“我已將您反映的問題記下來了,您對村上的情況比較熟悉,麻煩您能給我們提供一些線索嗎?這樣也方便我們更有針對性地調查。”

電話那頭,舉報者語氣瞬間高了幾個分貝,“你們是幹什麼喫的,就知道拿國家的錢,我就是要你們去把村上查個遍。”

愣了兩秒之後,我依舊耐心詢問道,“那您介意將您的電話提供給調查組同志嗎?他們到時候可能需要聯繫您。”

“不提供,你們直接來查就可以了,我把什麼情況都給你們說了,要你們幹什麼。”說完,對方就掛掉電話,放下電話的我,心裏酸澀,長吁一口氣,自我調節一番,準備以飽滿的姿態迎接下一名來訪者。

甜:“這位幹部,幫忙給這個流浪的老大爺找下回家的路嘛,他路邊蹲起好造孽喲!”一天剛到辦公室,便被一位阿姨這樣懇請着,令我哭笑不得,心想怎麼“幫人找路回家”這樣的事也找到我們啦!

“不過羣衆事情無小事嘛”,我一邊心裏對自己寬慰,一邊觀察阿姨身邊的老大爺,估摸着70歲左右,目光有些呆,不過衣服倒還乾淨。想着平時和公安、民政部門聯繫也多,便分別給這兩個部門打去電話告知具體情況。

“太感謝你們這些幹部了,幫我把爹找回來了,要不是你們,真不曉得他還要受多少罪。”一個星期之後,信訪室電話那頭傳來無比興奮的聲音,流浪的大爺找到了家,心裏頓時洋溢出萬分溫暖,甜滋滋的。有些時候,多一些耐心,多打一個電話便能換來老百姓的真心感激。

苦:寶林鎮千佛村來訪者年紀偏大,“我們村辦理低保、五保都要給村幹部送錢,我們年紀大,最近看宣傳海報才知道這樣的問題可以向紀委舉報,請您們一定要幫我們做主!”

看着眼前佝僂着腰背、滿頭白髮、一臉皺紋的老奶奶遞過來的“狀紙”,心中泛起一片苦澀,到底是什麼樣狠心腸的幹部會把“黑手”伸向這些弱勢羣體。

苦過之後,是積極的態度與堅定的信念——一定要解決羣衆合理訴求,清除老百姓身邊的“蛀蟲”“蠅貪”。

辣:一個在法院敗訴民事案件來訪者,在聽完讓他向中級人民法院上訴的建議後,暴跳如雷,“你懂不懂政策?法官不是你們的監察對象嗎?他在這個案子裏就涉嫌僞造證據亂判案,你們卻不受理,還叫我上訴,你不知道上訴要花錢嗎?叫你們領導來,跟你不懂政策的講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我忍住委屈繼續解釋着,來訪者根本不聽,越說越有勁。直到分管領導的到來,再次講解政策後,他才忿忿離開。事後,沉下心總結思考,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到底該怎樣做才能讓老百姓接受,“辣”味減少。其實,那就是真誠、耐心,讓百姓瞭解國家法律和政策,也是我們的責任之一。

I 作者:林曉祿

I 編輯:龍在宇

I 排版:袁嘉嚀

(來源:廉政瞭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