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

和氏璧,又稱和氏之璧、荊玉。春秋時期,楚國人在荊山得一玉璞,先後獻給三任楚王,楚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寶玉。因此得名“和氏璧”。和氏璧先後流傳至趙國、秦國。秦亡後不知所蹤。有一種說法是秦始皇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但無法印證。

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鐫刻的皇帝印璽。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秦亡後,歷代統治者皆以持有傳國玉璽作爲合法正統的象徵,至後唐亡國時,傳國玉璽神祕失蹤。傳聞傳國玉璽是和氏璧所製成,但由於和氏璧和傳國玉璽均未傳世,所以無法印證。

北京人頭蓋骨

北京人頭蓋骨,是1929年冬天考古人員在北京周口店所發掘出的60萬年前的完整猿人頭蓋骨。1941年,爲躲避日軍踐踏,北京人頭蓋骨隨同美國陸戰隊由秦皇島撤離,但由於受到日軍攻擊,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

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由書聖王羲之所作的序文手稿,其造語玲瓏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駢文的精品,也被稱爲古今第一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最後一次現世是在唐太宗時期,唐太宗得此瑰寶,命人大量臨摹。唐太宗去世後,蘭亭集序真跡從此消失,傳聞被唐太宗陪葬於昭陵。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明朝永樂年間編撰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約3.7億字,彙集古今圖書近八千種。由於永樂大典對收錄書籍未做篡改,保留書籍原始內容,因而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價值極高。永樂大典共有正副兩套,副本毀於戰火,正本傳聞陪葬於明嘉靖皇帝永陵。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於清乾隆年間用紅銅鑄造,置於圓明園海晏堂外,歷經風雨而不鏽蝕。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獸首銅像就此流失海外。目前,十二大生肖獸首已有7個迴歸中國,但龍、蛇、雞、狗、羊首至今下落不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