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打敗六國,建立起了龐大的大秦帝國後,就把其它六國的金銀財寶、美女和宮眷們趕到了秦咸陽宮。

而且,嬴政還用各種伎倆把全國的方士和術士都請到了咸陽,讓他們爲自己效力。在這些人中,有說自己有特異功能,能夠幫皇帝預測兇吉的;有說自己曾經去過神仙居住的地方,能夠爲皇帝請來神仙的。於是,一時之間秦始皇收穫了許多財富、美人和“人才”。

因爲秦始皇比較迷信,所以,他很相信這些方士和術士。

比如:徐福說自己能出海去給秦始皇找到長生不老之藥,但卻需要用幾千童男童女祭祀海上的神仙。秦始皇聽後,立馬給了他三千童男和童女。之後,盧生說自己曾經在北方的海里看見過神仙,於是,秦始皇給了他幾艘大船,讓他去海上和神仙見面。

然而,徐福帶着這些童男童女去了海上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有人說,徐福之所以不回來,是因爲他找不到長生不老藥。所以,從秦始皇的手裏騙走這些人後,跑到某個海島稱王去了。後來,有學者考證,徐福當年所到達的海島就是日本,而徐福就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不過,日本人卻一直不承認這個事實,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是天照大神的後代。但是,歷史事實卻不是隨意改變的,應該由考古學家的證據來證明。雖然,徐福沒有回來,但盧生卻在不久之後回來了。至於他有沒有看到過神仙誰也不知道,只有他自己清楚。

但是,根據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他卻帶回來了一句話回來:“亡秦者,胡也。”傳言,這句話是神仙要盧生說給秦始皇聽的。秦始皇聽了之後,頓時慌了,之後,就下定決心要修築長城。其實,他一直都不知道,這個“胡”指的其實就是他的兒子——胡亥。最後用一種極爲奇怪的方式,應了讖。

此外,還有一個方士也給了秦始皇一句讖言:東南有天子氣。

都知道,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就成了天下人的絕對首領,但他卻不滿足於此,就想找到讓自己永遠不會變老的藥,永遠的做着天下人的首領。可是,徐福等方士卻一直沒有回來,無奈之下,秦始皇就想着:“如果,我不能永遠統治這個國家,那麼,就讓我的子孫後代,一代接一代地傳承下去。”

但現在卻有方士告訴秦始皇:中國的東南方向有天子氣。清代的一個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相信“氣說”。他認爲一個家庭,“三代以上的人才,出於教化;三代以內之人才,乘乎氣運”。要知道,秦始皇的子孫都在咸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這位方士所言是真的,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而且,這句讖言和盧生說的有些相似,讓秦始皇更加的不安。其實,關於“氣”,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它都很熟悉,比如:中醫裏說的人體是靠氣來運行的,經絡學說裏有氣功,民間還有運氣、財氣等等。但如果真要刨根問底的說“氣”到底是什麼,相信也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

因此,“天子氣”到底是什麼東西,也沒人知道。但是,秦始皇卻較真了,他開始四處遊巡。

之後,從秦始皇多次出巡的路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他主要是在東南方向巡遊。所以,我們猜測他這樣做,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尋找神仙,希望能讓自己長生不老;

二、破壞東南方向的天子氣,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領左丞相和中車府令等人從首都咸陽出發,開始巡遊。次年二月,秦始皇到達了雲夢澤,順着江河而下後。之後,他覺得這裏看上去像有天子氣,於是,便徵調了十萬囚犯來此地拉屎拉尿,並把地名改爲了“囚拳”。之後,衆人繼續往下走,來到了丹陽。

隨後,秦始皇身邊的人就說:“這裏也有天子氣。”於是,他便讓人把這裏的山崗鑿斷,把原本筆直的道路變得迂迴曲折。此後,秦始皇每走到一個地方,只要感覺有天子氣,就破壞哪個地方。不久,秦始皇來到了金陵。金陵在楚國的時候就是江南重鎮,據史料記載,在戰國楚威王時期,就曾經有人說這裏有天子氣的存在,楚威王就埋了許多黃金來破壞這股天子氣。

如今,過去了許久,秦始皇來到金陵的時候,這個地方的天子氣仍然源源不斷,他一眼就能看出來,且隨行觀氣的方士也說:“五百年以後,金陵將會有天子氣出現。”

這怎麼行呢?要知道,這江山只能是秦始皇一人的,他決不允許五百年後有人來搶奪自己的錦繡河山。於是,他拿出了自己的老辦法——下令讓人把山鑿方,將連綿不絕的山脈鑿出斷口,以此來泄走金陵的天子氣。做完這些以後,秦始皇仍不甘心,便把金陵這個地名改爲了“秣陵”。

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把東南可能存在天子氣的地方都搞了一遍後,死在了南巡的路上。所以,東南經過秦始皇這麼一頓折騰後,到底還存在多少天子氣,沒人可知。但是,“東南有天子氣”這句箴言,卻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幾百年。直到公元222年,吳王孫權稱帝,才應了這句讖言。也許是秦始皇對金陵的破壞太嚴重,凡是在這裏建都稱帝的帝王,最終都長不了,但東南的天子氣卻相當旺盛。

其實,不管是追求長生不老,還是破壞天子氣,都是秦始皇想讓秦朝的統治更加長久的手段。但是,大家都知道,長生不老根本不可能,天子氣也不能那樣就能被破壞的。所以,要想一個國家能夠統治長久,穩定發展,只有實仁政,得民心。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資料:

【《史記·秦始皇本紀》、《日本國誌》、《資治通鑑·資治通鑑第十八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