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四聖”中此人排第四 卻能和秦始皇平起平坐 他有何厲害之處

前言: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勢力形成,諸侯間互相兼併,弱亡強存,頻繁而激烈的爭霸戰爭,促使人們開動腦筋,在競爭中謀生存,圖發展。諸侯國國君爭相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由此帶來了人們思想的空前活躍,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前所未有的局面。

不過,在諸子百家中最爲輝煌的,當屬兵家。因爲戰亂年代,要以力取勝,以智取勝,更多的是用軍事統帥、軍事將領,所以兵家的著述比較多,兵家的觀點比較深刻,兵家的地位也最高。

當時,有所謂“兵家四聖”的說法,公認的是孫武、吳起、孫臏和尉繚四人,對於前三位大家應該相當熟悉了,但是對於尉繚,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他有什麼厲害之處呢?

尉繚,何許人也?

關於尉繚的背景,《史記·秦始皇本紀》只有一句話:“大梁人尉繚。”就是說,尉繚是魏國都城大梁人。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以及後世軍事史家之考證,戰國中期與後期,各有一個“尉繚”。戰國中期的尉繚,是個軍事家,著有《尉繚》31篇,被《漢書·藝文志》錄入“兵形勢家”流派。戰國後期的尉繚,也就是入秦爲嬴政所用的尉繚,也是個軍事家,因其任職國尉而得名尉繚。這個尉繚也著有兵書——《尉繚》29篇,被《漢書·藝文志》錄入“雜家”流派。宋代輯錄的兵書《武經七書》中的《尉繚子》,軍事史家一般認爲,應該是前一個尉繚子。

依據歷史的邏輯分析,這兩個尉繚,應該是血統傳承關係,祖孫關係的可能性最大。因爲,尉之爲姓,源出於春秋時期的武官——尉。到了戰國時代,尉的設置在各國普遍化,各國尉官或其後人,以尉爲姓者開始出現。尉繚能以平民之身,有兵法之學,其最大的可能性根源就是家傳。當然,無論這兩個尉繚是不是血統傳承關係,都不影響我們對後一個尉繚的評判——這個尉繚是個傑出的軍事家、謀略家,並且具有出色的總攬軍政事務的才能。

與秦始皇平起平坐,並助其統一六國

這個尉繚的師承很有意思,他所在的學派叫作商君學,這是因爲當時商鞅變法成功,得到了許多法家人士的景仰,所以許多人就自發地組成了這樣一個研究商鞅變法的學派,尉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對尉繚,嬴政非常賞識,經常和他喫在一起,住在一起,一有機會就拉着他攀談。

之所以這樣受重用,因爲尉繚是一個很有長遠眼光的人,他認定統一六國不難,關鍵是要循序漸進,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用遠交近攻的方法完成大業。當時的秦國,不缺李斯那樣的文臣,也不缺少王翦這那樣能征善戰的將軍,真正稀缺的,卻正是尉繚這樣具有卓越戰略眼光的統帥,所以嬴政把國尉的職務交給了他,尉繚從此也便成了秦國的大臣。

此後,秦王嬴政在進行統一霸業的過程中,便採用了尉繚的計策。秦國派出一些能言善辯之人,攜帶着金珠寶玉,到諸侯國去遊說各國國君。一旦發現各諸侯國中有名望、有權勢的人,他們便以重金加以賄賂,以便收買人心;不肯接受賄賂的,便設法消滅他們。

作爲一個兵家,尉繚看人看事的眼光都很準,比如在趙國問題上,他曾經建議嬴政收買趙王身邊的寵臣,施反間計害死李牧,李牧的含冤身死,尉繚其實是始作俑者。對嬴政的看法,尉繚非常精準,他認爲嬴政缺少恩德,心似虎狼,得天下後會吞食天下人。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所言不假。

在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尉繚的事蹟也就沒有了記載,可能是死在秦國了。

《尉繚子》

作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之一,尉繚留下的兵法著作《尉繚子》是和《孫子兵法》齊名的軍事寶典。

《尉繚子》反對軍事上相信“天官時日、陰陽向背”的迷信觀念,強調政治、經濟對軍事的決定性作用,見識頗高。其思想有糅合儒、法、道各家的傾向,這大概是該書被列入雜家的原因。後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對研究戰國時代的軍法頗有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