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伯官漢魏墓羣

1985年2月上伯官村漢魏墓葬羣,被定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0月22日,原東陵區汪家鄉報告,上柏官村在挖菜窖時候,發現一座漢墓,瀋陽市考古所在在清理該漢魏墓葬時候,有發現了兩座漢墓,同時進行了清理。3座墓葬出土器物共計56件除了兩枚銅錢外,其餘爲泥質陶器。

由袁博大哥提供

由袁博大哥提供

位於渾南新區上伯官村路口以南,約200米處路西。該墓葬爲磚室墓,呈長方形,南北長3.15米、東西寬1.7米,距地表1.7米。該磚室墓南面,可見被泥土淤塞的墓門。砌築該墓葬的青磚均爲榫卯磚,相互咬合,嚴絲合縫,十分牢固。墓葬青磚均爲素面磚,長45釐米、寬18釐米、厚10釐米,榫頭部分長2.5釐米、寬5釐米、厚10釐米,做工十分精細。儘管暫時沒能探明墓葬全貌,但該漢魏墓葬出土,隨即引發“有墓葬便有城址”的話題。

這個2005年漢墓的發現是屬於一個偶然,2005年渾南新區上伯官村挖坑拔除電杆時,坑裏竟露出古老的青磚。經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初步發掘,此處竟是一處距今近2000年的漢魏墓葬。它的發現與發掘對研究瀋陽地區漢魏時期歷史與葬俗具有重要意義。

上伯官村覆蓋古城,據專家考證,渾南上伯官村原來是古城遺址。渾南上伯官村距離中心15公里,東臨撫順市,與撫順縣劉爾屯相連,北距離渾河2公里,村南0、5公里爲現在沈撫公路,公路修築前,有一條土道從東到西從這裏經過,過去一直爲官道,上伯官村有良好的地理條件,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該城址地處瀋陽與撫順之間,沈撫公路從城址南側0.5公里處通過。

城址東南緊依牛河,北爲渾河支流二道河子。由於河水長年沖刷,城址東側、北側遭到破壞,城牆址早已不復存在,曾形成高約6米的斷崖,斷崖上裸露出大量的兩漢魏晉時期文化遺存。城址西部、南部兩側城牆早已夷爲平地,但城牆下部夯土基礎仍存在,村民在城牆基礎部分上面建造民房,均不用再打地基。從地表觀察,城址內外高差約1.5米。目前,城址內早已被村舍覆蓋。古城巍峨當年重鎮該城址內古街道,主要有東西、南北十字街。其中,東西街道一直是沈撫公路修築前的“官道”。從道路及村內自然格局分析,該城址原來應有東西二城門。城址南牆中部,與南北街相通的出入口處,當爲南城門遺址。因河水沖刷破壞,城址北門已無法確定。經實測,現存南側牆址殘長326米。該城址原爲長方形,南北稍寬,周長約2500米。

城址內漢代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文化堆積層厚達1.5米左右,土質灰黑,內含大量的繩紋筒瓦、板瓦、磚等建築材料和生活器具,其中以細泥灰陶爲常見,可辨器類有罐、甕、豆、盆、甑、瓶等。出土的細泥灰陶陶量口沿部分殘片上,陰刻篆書“廿六年”字樣,爲秦始皇二十六年兼併天下諸侯後,統一度量衡時頒行天下的標準量具,顯示出該古城址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實際作用。

東漢設置“玄菟郡城”,從該城址地理位置、規模、文化內涵看,參照古籍文獻考證,該城址地理位置險要,交通方便,西南至遼陽約100公里,與《吳書》“玄菟郡在遼東北,相去二百里”記載相吻合。《晉志》載:“玄菟郡漢置,統縣三。”經考證,玄菟郡爲東漢安帝設置。《中國歷史地圖集·說明書》載:“瀋陽以東,撫順以西上伯官屯附近古城址,爲玄菟城之遺址。”由此可見,上伯官村城址,應爲玄菟郡城址。漢魏墓葬遺存豐富。

該城址的名稱,歷來衆說紛紜。通過考古人員對該城址實地調查,從其地理位置、規模、文化內涵等諸多方面分析,並參照古籍文獻進行考證,認爲該城址地理位置險要,交通方便,西南至遼陽(遼東郡治襄平)約100公里,與《吳書》記載的"玄菟郡在遼(遼東郡治襄平)東北,相去二百里"相吻合。《晉志》記載,玄菟郡爲漢代設立,統領望平、高顯等三縣。經考古專家考證,玄菟郡爲東漢安帝設置,所轄望平縣城遺址,在新民前當鋪大古城子,距玄菟郡城址西約65公里;高顯縣城遺址,在蘇家屯區沙河鄉魏家樓子,距玄菟郡城址西南約31公里。《中國歷史地圖集·說明書》記載,瀋陽以東,撫順以西,上伯官屯附近的古城址,爲玄菟城遺址。玄菟郡再次遷徙的郡治,就在此地。由此可見,"上伯官城址",便是玄菟郡的三遷址。

據有關專家介紹,在該城址周圍,分佈着許多兩漢魏晉時期的墓羣。隨葬品有細泥灰陶壺、鼎、豆、耳環、瓶、罐等,以及成組的青銅器、銅鏡、琉璃耳璫、銀手鐲等文物。目前正在清理發掘的墓葬,即爲長方形磚室墓。據專家考證,渾南上伯官村、下伯官村墓葬成羣,分佈較廣,其年代上至西漢初,下到魏晉,爲我們系統地研究瀋陽地區的漢墓分佈和排列,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對研究瀋陽地區漢代至魏晉時期的經濟、文化和喪葬風俗等,均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文物資料。

當時管轄瀋陽等三個地方

漢代時,侯城是瀋陽最早的名字,西漢時期屬於遼東郡,考古專家在1993年發現了侯城遺址。考古專家表示,漢魏城址與侯城是同一時期的,但無論是規模還是等級都要比侯城高。該城址地處瀋陽與撫順之間,當年城內古街道主要有東西、南北十字街。其中,東西街道一直是沈撫公路修築前的“官道”。從道路及村內自然格局分析,該城址原來應有東西城門。城址南牆中部,與南北街相通的出入口處,當爲南城門遺址。因河水沖刷破壞,城址北門已無法確定。經實測,現存南側牆址殘長326米。該城址原爲長方形,南北稍寬,周長約2500米。

漢魏城址曾管轄侯城、高顯、遼陽三地。西漢時,漢魏城址有4萬多戶,人口約22萬人。

在上伯官地區還發現了大量的文物的殘片,如繩紋筒瓦、板瓦、磚等建築材料和生活器具,其中以細泥灰陶爲常見,可辨器類有罐、甕、豆、盆、甑、瓶等。在該城址周圍,分佈着許多兩漢魏晉時期的墓羣。隨葬品有鼎、豆、耳環、罐等。

在2005年,也在該地區發現了一座“甕棺墓”。該墓葬形制特殊,僅在地面挖一個平面呈橢圓形的墓坑。墓坑長1.04米、寬0.67米,墓坑中的葬具爲“甕棺”,由陶釜和筒形器套接而成。令考古人員詫異的是,“甕棺”內並未發現人骨。1963年10月間,在上伯官村附近,考古人員就曾發掘出3座“甕棺葬”,“甕棺”內亦未發現人骨。考古專家初步認定,“甕棺葬”應爲兒童墓。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上伯官地區陸續發現並清理的墓葬近百座,並出土了許多精美的文物,如秦代“廿六年”陶量、“千秋萬歲”瓦當等。

“廿六年”陶量,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頒行天下的標準量器;而漢代圓形瓦當時極爲流行,並且應用文字作爲裝飾。瓦當面文字具有圖案化特徵,常將圓面分成四等分,上面各書一字。從文字內容看,“萬歲”爲漢代通用吉祥語,表達了漢代人們對長壽永生的追求和願望。這也顯示出這一古城址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將近2000年前的“玄菟郡”先人,爲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存財富,值得瀋陽人民驕傲自豪。

上伯官地區位於正在規劃建設的沈撫新城核心區域內,地下文物埋藏十分豐富。在下一步配合沈撫新城建設過程中,還需做大量的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做好上伯官城址及周邊漢魏時期墓羣的文物保護工作,可爲在‘十二五’期間將該城址及周邊區域打造成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做好準備,也爲打造沈撫地區文化和旅遊開發的名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推動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